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味界传说 > 第56章 首轮比试:文思豆腐 vs 菊花豆腐

第56章 首轮比试:文思豆腐 vs 菊花豆腐(1 / 2)

“刀工!”

这简短有力的两个字从主持人口中吐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在台下众多厨师心中荡开了层层涟漪。有人下意识地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也随之放松下来——刀工是每日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厨师们最熟悉的伙伴,是刻进肌肉里的记忆,稳扎稳打,总不会出大错。然而,更多人的眉头却紧紧锁起,越是基础的东西,想在行家面前玩出花样、做到极致,就越是艰难,尤其是在这汇聚了四方高手的擂台之上。基础,往往意味着最残酷的较量。

而被誉为“死亡之组”的c组,几位主角的反应更是耐人寻味,仿佛一幅写尽人间百态的浮世绘。

“味古轩”的张知味,嘴角始终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眼神锐利地扫过台上的食材,那是一种猎手看到熟悉猎物时的自信,仿佛胜券在握。

“粤海楼”的赵永丰主厨,神色如古井无波。作为粤菜名厨,对食材的尊重和处理是刻在骨子里的信条,从处理海鲜的精准下刀到制作点心的细腻雕琢,刀工于他而言,是每日的修行,此刻唯有沉静以对。

“巴蜀人家”的陈老石老爷子,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他轻抚长须,脸上挂着慈祥却又高深莫测的微笑。川菜二十四味,味味离不开刀工辅佐,切、片、剞、砍,自有一番磅礴气象,他心中自有丘壑。

“淮扬春”的周师傅,在听到主题的刹那,眼中骤然爆发出明亮的光彩。淮扬菜,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美誉,其精髓便在于极度讲究的刀工和本味。三套鸭、烫干丝、尤其是那能将豆腐切得细可穿针的文思豆腐,正是淮扬菜扬名立万的根基!这个主题,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主场!

而站在角落的林小风,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波澜不惊的样子。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是绝对的自信。刀工?这曾是他前世作为米其林三星主厨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经过千锤百炼、融入灵魂的本能。而今生,上天赐予的“神之舌”所带来的对食材、对力道、对平衡的极致掌控力,更让他对这种精细操作有了超越常人的理解。再加上这段时间近乎自虐般的锤炼,他有信心,在这个领域,不惧任何人。

小组赛在同一场馆的不同分区同步展开,数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转播着各组的比赛实况。毫无疑问,死亡之组c组吸引了最多的目光,主屏幕的镜头长时间锁定在这片区域,所有人都想看看,这第一场龙争虎斗,会激烈到何种程度。

第一轮刀工比试,规则简洁明了,却更显残酷:三十分钟内,现场处理组委会提供的统一食材,完成一道以展示刀工为核心的菜品。评委将从运刀手法是否娴熟精准、成型效果是否完美、难度系数高低以及是否有创新等角度进行综合评判。

当工作人员将c组的统一食材端上来时,现场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呼。那竟然是——豆腐!而且是质地极致软嫩、吹弹可破的内酯豆腐!

这无疑将难度瞬间拔高到了地狱级别!普通的切块尚且容易碎裂,更何况是要在上面施展精妙绝伦的刀工?这极度考验厨师手腕的稳定性、下刀的力度、角度和速度,任何一丝微小的颤抖或失误,都将导致前功尽弃。

“限时三十分钟,比赛——开始!”主持人话音落下,计时器数字跳动,c组的空气瞬间凝固,又旋即被急促而富有节奏的切菜声打破。

张知味动作最快,他一把取过一块洁白如玉的内酯豆腐,动作流畅地将其在砧板上修整成规整的长方体。接着,他拿起一柄狭长轻薄的切片刀,深吸一口气,眼神一凝,便开始了他的表演。刀光闪烁,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一片片薄如蝉翼的豆腐片应声而落,被他用刀面小心托起,放入盛满清水的盘中浸润。他的目标明确,是要制作极其考验耐性和手细的“豆腐丝”。

赵永丰主厨则显得气定神闲。他选用的是一把厚重的桑刀,运刀速度并不快,但每一刀都沉稳有力,落点精准。他正将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细小方块,动作间带着粤菜大厨特有的严谨,这显然是制作“菊花豆腐”的起手式——在豆腐块上横竖切出密密的刀纹,入水即散,如菊绽放。

陈老石老爷子手法大开大合,与他年迈的外表截然不同。一把厚背菜刀在他手中轻若无物,舞动生风。他并非简单的切剁,而是运用了片、削、刮等多种技法,似乎在塑造某种具体的形态,刀法狂放中透着细腻。

周师傅作为淮扬白案大师,处理起这软嫩之物更是举重若轻。他用的刀最为小巧精致,动作如绣花般细腻,全神贯注,仿佛眼前的不是一块食材,而是等待他雕琢的美玉,要将其变成一件精妙的艺术品。

而林小风,他的动作在五人中反而显得最“慢”,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他没有急于下刀,而是先用指尖极其轻柔地触碰豆腐表面,感受着那柔软的触感和内在的韧性,同时仔细观察着豆腐内部可能存在的、会影响下刀的细微气泡。然后,他才拿起组委会提供的、最普通不过的切片刀,在磨刀棒上“唰唰”蹭了两下,刀刃闪过一道寒光。

他选择的,同样是一块完整的内酯豆腐。

只见他左手五指微微张开,如清风拂柳般轻轻虚按在豆腐上,几乎不施加任何压力。右手稳稳定住刀柄,手腕悬空,整个人如同入定的老僧,屏息凝神。下一刻,刀尖以一种近乎垂直的角度,轻柔而又坚定地刺入豆腐光滑的表面,紧接着,一场无声的惊雷开始了——他的手腕开始以一种肉眼难以察觉的幅度、却拥有极高频率进行着极其细微、快速的震颤!

刀身并非直切而下,而是伴随着这种高频震颤,做着极其微小的往复运动,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在进行雕刻!刀刃就这样靠着这种高频率、小振幅的震动,平稳而缓慢地向着豆腐内部推进,整个过程,听不到寻常切菜的“咄咄”声,只有一种细微的、几乎不可闻的“沙沙”声,像是春蚕在啃食桑叶。

“这……这是文思豆腐的切法?!他竟敢在比赛现场做文思豆腐?!”评委席上,一位见多识广的老美食家猛地坐直了身体,失声低呼。

文思豆腐!淮扬菜系中堪称刀工极致的瑰宝!要求将软嫩易碎的豆腐先片后切,切成细如发丝、绵而不断的丝线,且粗细均匀,入口即化。成菜后,豆腐丝在清汤中根根分明、轻盈舒展,有如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这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性、耐心和极致控制的体现。用统一提供的普通厨具和极易破碎的内酯豆腐来挑战这道菜,其勇气和自信,令人震惊!

一时间,越来越多人的目光被林小风这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刀法所吸引。大屏幕的特写镜头也牢牢锁定在他那稳定得可怕的手腕和那缓缓没入豆腐的刀锋之上。

时间在紧张的空气中流淌。其他几位厨师的作品也逐渐显露出雏形。

张知味的豆腐丝已然完成,细白的丝线浸泡在清水中,虽然偶尔能看到一两处断裂,但整体而言,已属难得一见的精细之作,他嘴角难以抑制地扬起,瞥向林小风的方向,带着一丝挑衅。

赵永丰主厨的“菊花豆腐”大功告成,将切好纵横花刀的豆腐块轻轻放入清澈的水中,那豆腐块如同被施了魔法,缓缓绽放,花瓣舒展,形态优雅动人,引来一片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