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空境镜空 > 第121章 沧海云慕深

第121章 沧海云慕深(1 / 2)

罗云净的“死讯”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各方势力中激荡起不同的涟漪后,水面正逐渐恢复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是更深的暗流。

夏末,然暑气未消,闷热与潮湿交织,让肖玉卿的康复进程又缓慢下来。肺部的旧疾在这样的天气里尤为难熬,他常常感到胸闷气短,夜间咳嗽加剧,虽不再咯血,但精神总有些不济。

苏景行和周明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也无计可施,只能更加细心地照料,并严格限制他处理公务的时间。

这日午后,肖玉卿服过药,靠在躺椅上小憩。窗外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着,搅得人心烦意乱。他闭着眼,却毫无睡意,脑海中思绪纷繁。

他已接手罗云净先前的工作,与‘商行’接上了线,并让在滇北待命的乙组和在云南打游击的自卫总队联系上,重新为‘商行’寻找一条运输线路。林慕婉已在印度阿萨姆邦建立了联络站,明面上借着驼峰航线艰难地往国内运输物资,暗地里正设法借助驼峰航线的掩护,尝试建立一条小额关键物资的秘密通道与滇北连在一起。

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用手帕捂住嘴,身体因用力而微微颤抖。苏景行连忙递上温水,轻轻拍着他的背。

“组长,”周明远轻叩门扉后进入,低声道,“卫戍司令部那边对罗处长‘意外’的正式调查报告出来了,结论与我们预期一致,意外坠河,不予深究。陈主任那边……追悼会后,似乎也接受了这个结果,只是近日称病,很少见客了。”

肖玉卿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淡淡道:“尘埃落定,对所有人都好。”他转过身,脸色在阳光下显得愈发苍白,但眼神锐利如常,“‘医生’那边,有进展吗?”

“赵大勇派人日夜盯着,摸清了几个他常出现的点,但此人极其警觉,行踪不定,而且……他似乎更换了伪装,不再仅仅是游方郎中。”周明远接过话,语气带着一丝忧虑,“我们怀疑,他在官邸附近有内应,否则难以解释他如何能避开层层盘查,获取一些非公开的行程信息。”

肖玉卿沉吟片刻,眼中寒光一闪:“通知赵大勇,缩小包围圈,重点排查能与官邸内部人员接触的职业,比如送菜、送报、清洁杂役等。记住,宁可跟丢,也绝不能打草惊蛇。这条毒蛇,必须一击毙命。”

“是!”

就在肖玉卿于渝州布网擒凶之时,化名的罗云净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他不再是最初那个沉默寡言的专家,而是会和工友们一起蹲在院子里吃饭,会手把手地教年轻学徒看图纸,会在休息时和大家一起唱《黄河大合唱》。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武器改良中。简陋的条件非但没有难倒他,反而激发了他更大的创造力。他带着几个年轻学员,利用边区能找到的材料,土法上马,改造老旧车床,优化生产工艺,使得迫击炮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得到了显着提升。

这天下午,他正在车间里调试新改进的迫击炮瞄准具,科长兴冲冲地跑来。

云卿!好消息!他扬着手中的电报,你设计的那套简易炮管校直装置,在前线修好了三门被认为已经报废的迫击炮!总部特地通报表扬!

周围的工友们都围了上来,纷纷向他道贺。罗云净擦了擦手上的油污,接过电报仔细看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他抬头对大家说,是咱们整个兵工厂的成果。

云卿专家就是谦虚!一个年轻学徒大声说,要不是您想出那个用水平仪和千斤顶配合的法子,咱们哪能修好那些炮管啊!

众人纷纷附和。罗云净看着这一张张真诚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种被真心接纳和认可的温暖还是在七零四厂时老师傅给予的,在资委会这么多年,除了他的秘书,在其他人身上从未感受过。

晚饭后,他照例走到延河边。秋日的夕阳将河水染成金色,对岸的山峦层林尽染。他掏出那枚铜钱,在夕阳下细细端详。

玉卿,他在心中默念,你看到了吗?我在这里很好。我们的理想,正在一点点实现。

这天,他正在窑洞里对着图纸沉思,科长再次来访,身边还跟着一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中年军人。

“云卿,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前线刚回来的王团长,他们团最近缴获了一批日式掷弹筒,但损坏严重,听说你这里能‘化腐朽为神奇’,特地来找你想想办法。”科长笑着介绍。

王团长嗓门洪亮,握着罗云净的手用力摇晃:“云卿专家!可算找到你了!这批家伙要是能修好,咱们端鬼子炮楼就更有底气了!”

罗云净感受到对方手上粗糙的老茧和真挚的热情,心中一动,这是一种与渝州官场截然不同的、毫无隔阂的信任。他仔细查看了王团长带来的损坏掷弹筒,脑中迅速闪过几种修复和改装的方案。

“王团长,东西留下,给我三天时间。”罗云净言简意赅,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太好了!”王团长大喜过望。

送走王团长和科长,罗云净立刻投入工作。阿旺默默地将窑洞角落收拾得更整齐,确保有足够的光线和空间。他看着伏案疾书的罗云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来到这里后,罗云净眉宇间那种在渝州时挥之不去的沉郁似乎淡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和充实。

渝州。

这天深夜,周明远带来一个关键消息。

“玉卿,确定了!‘医生’现在的身份,是给官邸厨房送山货的伙计!他利用每天清晨送菜的机会,与官邸一名负责采买的副官有短暂接触!”

肖玉卿眼中精光暴涨:“好!通知赵大勇,明早行动,人赃并获!同时,让我们在侍从室的人,‘适时’ 向王世和主任透露一点风声,就说……有日谍冒充商贩,意图接近官邸人员。”

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既要抓住“医生”,又要避免丙组暴露,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力打力,让官邸的警卫力量“恰好”发现并处置此事。

翌日清晨,南岸黄山官邸外围。化装成菜农的赵大勇和两名丙组队员,混在等待检查的送货队伍中,目光紧紧锁定着那个提着山货篮子的“伙计”。

当“医生”与那名副官交接,将一张折叠的小纸条隐秘递出的瞬间,赵大勇猛地发出信号!

早已埋伏在附近的、穿着宪兵制服的人一拥而上,以检查违禁品为名,迅速将两人控制。场面一时有些混乱,“医生”反应极快,试图吞掉纸条,却被赵大勇假意上前帮忙,一把扣住手腕,暗劲一吐,让其脱力,纸条飘落在地。

“这是什么?”带队的宪兵军官捡起纸条,厉声喝道。

人赃并获。

消息很快传到肖玉卿这里。

“人已经押到宪兵司令部了,纸条上是下次高层会议的时间和地点代码。”周明远汇报,“王世和主任亲自过问,大为光火,下令严查。那名副官恐怕……”

肖玉卿轻轻咳嗽了几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我们的人撤干净了吗?”

“干净了。赵大勇他们趁乱离开了,没人注意。”

“嗯。”肖玉卿闭上眼,靠在椅背上,“‘医生’落网,影佐祯昭在渝州的最后一根钉子终于被拔掉。接下来,他会更加疯狂。告诉

延安。

罗云净如期修好了那批掷弹筒,并针对其射程和精度不足的问题,做了一些简易的调整。王团长试用后,效果出奇的好,专门又跑了一趟兵工厂,不仅送来了一袋干枣,更带来了一些前线的消息。

“云卿同志,你改的这家伙什,真好使!”王团长用力拍着修好的掷弹筒,随即脸色却沉郁了几分,“不瞒你说,我们团刚从冀中换防下来休整。那边……唉,真是遭了大难了。”

罗云净请王团长在窑洞外的石墩上坐下,递过一碗水:“王团长,慢慢说,冀中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