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给太子再次反驳的机会,继续强硬地安排:“老三近来行事越发乖张,惹得天怒人怨!朕已决意,将他手头彻查粮仓贪腐之事移交开封府继续办理,全力筹措粮草,助你南下!至于老三……”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就让他去城外粥棚待着!看看民间疾苦,磨磨他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此事,就这么定了!”
太子看着父亲不容置喙的神情,深知再多言语亦是徒劳。皇帝心意已决,既是防备,也是平衡,更是将单承宴牢牢绑在他这储君身边的一道保险。他只能压下心头复杂的情绪,深深一揖:“儿臣……遵旨。”
与此同时,另一道圣旨也送达了七皇子府。当袅袅与单承宴一同接旨。
当听到“命七皇子单承宴,随同太子钦差,即刻筹备,明日南下青州,协助赈灾、推广土豆种植,务必护太子周全”时,当袅袅的心猛地一沉,但面上却异常平静。
她早做好了心理准备——皇帝那个“老登”,对单承宴的防备从未松懈!即便单承宴一直以来兢兢业业辅佐太子,毫无二心,在这个疑心深重的帝王眼中,他终究不是亲子,终究是可能威胁太子地位的存在!
这旨意,表面上是“协助”、“照应”,实则是要将单承宴置于险境,用他的能力去保护太子,更要将他牢牢置于皇帝的掌控之下!
奸诈狡猾的老登! 当袅袅心中暗骂。
单承宴面无表情地跪地接旨,声音沉稳无波:“儿臣接旨,谢父皇隆恩。”
传旨太监离去后,厅内陷入短暂的沉寂。单承宴缓缓起身,看着身边沉默的妻子,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歉疚和无奈。
他张了张口,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袅袅……抱歉。我……”
当袅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担忧和不平,脸上挤出一个安抚的笑容,打断了他的话:“这有什么好道歉的?意料之中的事罢了。” 她语气轻松,仿佛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那‘老登’的心思,你我还不清楚吗?他怎会让你安安稳稳地待在京都?”
单承宴看着她故作轻松的样子,心中更是酸涩。
他伸出手,将她轻轻揽入怀中,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凝成一句沉甸甸的承诺:“等我回来。”
当袅袅将脸埋在他坚实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嗯。你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回来。”
她环抱住他的腰,手臂收得很紧,仿佛想将这片刻的温存烙印进骨子里。
太子妃得知南下是太子自己的意思后,出乎意料地平静。
她虽因当袅袅的点拨和太子近来的温柔以待,渐渐体会到了寻常夫妻的温情,但骨子里从未忘记丈夫的身份与肩上的千钧重担。
无事时,他们是相敬如宾、偶有温存的夫妻;有事时,他便是肩负天下、不容退缩的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