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等我回来(1 / 2)

当袅袅想起白天那老妇人一家的惨状,以及太子眼中那份沉痛与决心,一时语塞。

她沉默片刻,抬头看向单承宴,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那你……要陪他一起去吗?”

单承宴摇摇头,将她搂得更紧些:“此事还需父皇首肯。且……皇兄既托付我照看京中,尤其是太子妃,我亦不能轻易离京。如何安排,还得看父皇的旨意。”

当袅袅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的担忧却并未减少。她只能轻轻叹了口气,将脸埋进他温暖的胸膛:“嗯……也只能……等圣意了。”

窗外,寒风呼啸,预示着前路的艰难与未知的风险。

翌日清晨,皇帝的圣旨便如两道不容抗拒的旨意,分别抵达了东宫与七皇子府邸。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太子刚下早朝不久,在朝堂上,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郑重自请南下青州赈灾。

此刻,他正在书房中,思索着如何向太子妃开口。传旨太监的到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圣旨内容正如他所愿——命太子为钦差大臣,即日筹备,明日南下青州赈济灾民,推广土豆种植。

然而,这旨意背后,还有皇帝在御书房单独对他的一番话。

早朝后,皇帝将他召至御书房。烛光下,皇帝的面容显得深沉难测。

“你自请南下,朕准了。”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此去,于你是历练,也是考验。若能将这赈灾、推广新粮之事办得漂亮,解万民倒悬之苦,自然众望所归,朕……也能安心些了。”他顿了顿,目光深远,“朕操劳半生,也是时候……享享清福了。”

太子心头一震,连忙躬身:“父皇春秋鼎盛,龙体康健,何出退位之言?儿臣等还需父皇掌舵引路。”

皇帝却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意,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雏鹰总要离巢。你们兄弟都已长成,是该独当一面,为这江山社稷分忧了。只是……”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锐利起来,“待灾情平息,社稷安稳,还有最后一件事……需得彻底了结。”

太子抬眸,对上皇帝深邃的目光,瞬间明白了那未尽之语——老四、老六的余波,以及……丽嫔那桩扑朔迷离的失踪悬案!他心头沉重,面上却不敢显露,只低声道:“儿臣明白。”

皇帝微微颔首,随即又道:“朕已思虑周全。此行凶险,你一人独往,朕不放心。让老七陪你一同南下。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遇事也好有个照应。”

太子闻言,立刻拒绝:“父皇!儿臣已托付七弟在京中照拂太子妃。且七弟对城外粥棚诸事亦……”

“糊涂!”皇帝猛地打断他,声音带着帝王的威压,“京都乃天子脚下,固若金汤!东宫侍卫如云,太子妃能有何事?至于城外施粥这等微末小事,满朝文武,京都官员,是死绝了吗?!非要一位皇子亲力亲为?!” 他冷哼一声,显然对太子以太子妃和灾民为借口推拒感到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