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签署次日清晨,了望哨发出紧急警报:大批敌舰正在逼近港口。侦察兵冒着风险靠近观察,确认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还有三艘倭寇战船随行,显然已经结成同盟。
陈启明立即下令全军备战,同时派人通知各方代表表明立场。码头上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迅速各就各位,炮手们检查着火炮状态,整个港口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激烈的海战随即爆发,新式线膛炮的射程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炮弹精准地落在敌舰周围。但荷兰舰队显然有备而来,采取分散队形快速逼近。
关键时刻,葡国战舰依约参战,侧舷齐射打乱了荷兰人的阵型。观海阁船队也按协议从侧翼骚扰敌军,展现出对当地水文的熟悉优势,巧妙利用暗礁阻碍敌舰行动。
在三方默契配合下,荷兰舰队开始溃退,倭寇船见势不妙率先逃离战场。海面上漂浮着战舰的残骸,落水的水手拼命向岸边游来。
战后清查战场时,士兵们从荷兰旗舰的航海日志残页中发现异常航线记录。审讯被俘的高级军官得知舰队装载了大量攻城器械,结合葡国情报网提供的补充信息,最终拼凑出完整计划:荷兰人计划联合日本某大名进攻朝鲜,企图在东亚大陆建立立足点。
局势突然升级,从海上争霸演变成影响整个东亚格局的重大危机。陈启明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各方代表面色凝重地商讨对策。
必须阻止这个计划。陈启明斩钉截铁地说,一旦让荷兰人在朝鲜站稳脚跟,整个远东都将永无宁日。
经过十天的紧张准备,多方舰队完成基本磨合,启航北上。战舰编队保持着警戒队形,一路密切关注海面情况。
航行途中,陈启明站在舰桥上沉思,海风吹动他的披风。他总觉得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局势,每一步都像是被人精心设计好的棋局。
舰队抵达朝鲜海域时,侦察船带回令人震惊的消息:荷兰人已经占领了一个战略位置重要的小岛,正在加紧修建防御工事。更令人担忧的是,岛上飘着日本某大名的旗帜,表明双方已经达成实质性合作。
陈启明下令舰队展开战斗队形,同时派出精通朝鲜语的使者前往王廷交涉。但使者带回的消息令人不安:朝鲜朝廷内部分歧严重,主战派和主和派争执不下,甚至有人暗中与荷兰人往来。
就在这时,海面上出现一支奇怪的船队,打着从未见过的龙纹旗。船队靠近后,一名文士要求登船,声称代表前来谈判。
在严格监控下,文士呈上密信:主人说,只要答应三个条件,可以促成朝鲜与贵方合作。陈启明发现信中要求开放港口、共享技术、承认特权等过分要求,意识到这可能是更大阴谋的一环。
当晚,他召集将领制定反击计划:表面谈判,暗中准备突袭。各舰悄然调整阵型,士兵们检查武器装备,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第三日清晨,当对方船队出现在海平线上时,望安岛舰队突然发动突袭,朝鲜水师也依约从港口出击。炮火轰鸣,海面上硝烟弥漫。
激战中,陈启明亲自率队攻上主船,却发现船上只有傀儡代表。真正的始终没有现身,只在舱内留下一封挑战信,约定在马六甲再会。
返航途中,陈启明站在舰首沉思。落日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这场博弈已经从海上延伸到陆地,需要更加谨慎应对。他深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船舷,仿佛在预示着前方更大的风浪正在酝酿。而那个神秘的,就像海面上的迷雾,看似近在眼前,却又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