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望安岛的梯田上,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农户们沿着新修的渠岸开始一天的劳作。
陈启明站在新建的了望塔顶端,俯瞰这个三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海岛,如今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山腰处新建的学堂传来朗朗书声,两百多名孩童在砖石砌成的校舍里晨读。
沈继舟的得意弟子正在黑板上画着简易的船舶受力图,孩子们专注地跟着演算公式,这是望安岛自己培养的技术人才。
首月产稻八千石,已入仓五千。司徒文递上最新的粮储报表,梯田改造后,亩产增加了三成。
陈启明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山下的船厂区,五艘新式明轮船在船坞中同时建造。
沈继舟正在船厂主持晨会,手中的生产日志记录着详细数据:本月需交付线膛炮十五门,燧发枪二百支。
木材库存只够支撑两个月。沈继舟提醒道,特别是龙骨所需的大料,需要尽快补充。
港口的医馆里,翘儿正在检查新到的药材,蒸汽消毒锅冒着热气,伤员在病床上安静休养。
外伤药存量不足。翘儿对助手说,让采购队下次多带些金疮药。
码头区,雷震正在训练新兵,五百名青年分成数组,练习着火绳枪射击和火炮操作。
装填速度比上月快了十息。雷震满意地记录着训练数据。
阿成带着侦察队归来,船刚靠岸就匆匆赶来汇报:澎湖以东发现新的倭寇据点,约三百人驻守。
正午时分,岛上的铸炮工坊炉火正旺,新式的镗床精确地加工着炮管,学徒们认真记录每个参数。
铜料只够用半个月了。工匠首领报告,需要尽快补充原料。
陈启明召集核心人员开会,海图铺满了整个桌面,所有人的表情都很凝重。
我们的优势是技术,短板是资源。他指着地图上的南洋航线,必须打通资源通道。
司徒文提出建议:可以先与暹罗建立固定贸易线,他们盛产硝石和硬木。
沈继舟补充道:爪哇的锡矿品质很好,适合铸造炮管。
会议进行到一半,港口突然传来急促的警报声。
三艘商船正在艰难进港,船身有明显的破损痕迹,桅杆已经折断一根。
是前往满剌加的商队。雷震快步进来汇报,他们在南海遭遇袭击,损失了两船货物。
陈启明立即前往码头,商队首领惊魂未定地描述遇袭经过。
是荷兰人的快船,装备了新式火炮。首领心有余悸,要不是遇到风暴,我们可能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感到压力,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触角已经伸到南海,形势越来越复杂。
傍晚,陈启明独自登上西山勘察新建的炮台,新安装的旋转炮塔可以覆盖整个海湾。
现有的火药只够支撑一场大战。军械官汇报时面色凝重。
夜色降临,议事厅的灯火亮到深夜,陈启明最终做出决定:必须加快南洋布局。
明日派使团前往暹罗,用火炮技术换取资源供应。
另外,组织勘探队寻找岛上的矿产。
次日黎明,三艘使船扬帆南下,带着建立贸易关系的使命。
勘探队也同时出发,前往岛屿深处寻找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