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可以试试用轻便的炮管,发射特制的爆破弹?陈启明提出设想,射程不需要太远,但要能越过障碍物。
工匠们立即展开攻关,但进展缓慢。要么炮管强度不够,要么炮弹飞行不稳定。
转机出现在一支遇风暴偏离航线的阿拉伯商队请求入港避难时。商人尤素福不仅带来了两百斤大马士革钢,还带来重要情报:我们在千岛之海看见正在大规模集结,至少有五十艘战船。
他展开凭记忆绘制的布防图:他们的主力舰都停泊在环形港湾内侧,入口处有重兵把守。
这份情报让攻坚战的难度陡增。深夜的议事厅里,陈启明对着布防图沉思良久。
如果要封锁港湾入口,需要什么样的武器?他问在场的工匠。
众说纷纭中,一位新来的工匠陈师傅怯生生地说:小的老家有种起火箭,或许...可以改造成武器?
在陈启明的鼓励下,陈师傅展示了用竹筒制作的原始火箭。虽然射程不足百步,但让陈启明看到了希望。
如果放大尺寸,用铁皮代替竹筒,增加稳定翼...陈启明启发道。
工匠们立即投入研发。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在半月后试制出第一代飞雷炮。虽然准头差强人意,但确实能曲射攻击障碍物后的目标。
与此同时,另一支工匠团队在大马士革钢的研究上取得突破。他们发现这种钢的秘诀在于特殊的锻造工艺,虽然无法完全复制,但改进了本地的炼钢技术。
然而,坏消息接踵而至。派往鬼哭礁侦察的海燕号逾期未归,随后在海岸边发现了船员尸体。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探查鬼哭礁的秘密。陈启明神色凝重。
更令人担忧的是,了望塔报告发现不明船只在远海游弋,似是的侦察船。
必须加快备战速度!陈启明下令,所有工匠分三班作业,新式武器要在一个月内形成战斗力!
港口顿时进入战备状态。新建的轨道将矿场、炼铁厂、铸造坊连成一体,牛车日夜不停地运输原料。火炮试射声从清晨持续到深夜。
这日黄昏,当最新一批飞雷炮试射成功时,了望塔突然传来警报:东南方向出现庞大船队!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然而来的并非敌人,而是望安岛派来的增援舰队,满载着粮食、火药和工匠。
司徒长老说,本岛一切安好,让您放心经营南洋。信使呈上司徒文的信。信中提到本岛研发的火龙出水火箭,并附上了制作图谱。
这个意外之喜让攻坚计划出现了新的可能。陈启明立即组织工匠研究新图纸,同时加强港口防御。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在案前绘制着新式战舰的草图,脑海中系统资料不断闪现。但他知道,再超前的理念,也需要这个时代的工艺来实现。
晨光再现,港口的烟火气重新升腾。新的一天来临,而磐石港的钢铁洪流,正在铁与火的淬炼中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