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港的黎明在铸造工坊有节奏的锤击声中到来,海风裹挟着煤烟与金属的气息,吹拂着港口林立的桅杆。
陈启明站在新建的镇远号甲板上,望着港口东侧那片新开辟的厂区,二十余座炼铁高炉正昼夜不停地吞吐着浓烟。
雷震快步登上舷梯,递上一份清单:首领,上月缴获的重炮已全部改装完毕,新炮架增加了俯仰机构,射程提高了两成。
陈启明微微颔首,目光仍停留在那片忙碌的厂区:炮身强度测试结果如何?
按照您的要求,我们进行了过量装药试射。雷震答道,有三门炮出现裂痕,赵先生已经带人在分析原因。
这时,一艘快船驶入港口,船身吃水颇深,赵德海带着账房先生匆匆迎了上去。
东家!琉球的硝石到了!老匠人兴奋地挥舞着账本,足足两百担,够用三个月!不过...品质比上次的差些,杂质较多。
陈启明沉思片刻:让工匠们想办法提纯。另外,硫磺矿的开采也要加快,火药供应不能断。
众人走进新落成的议事厅,巨大的南洋海图铺在中央,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方势力范围。
诸位,陈启明指向海图上的鬼哭礁区域,要攻下老巢,我们需要更锋利的剑。新式火炮的试制进展如何?
赵德海展开图纸:按您说的思路,我们改进了炮膛结构,用熟铁箍加固炮身。但试射时装药量稍大就会出现裂痕...
爆破弹的引信问题解决了吗?陈启明问。
老匠人苦笑:试了十几种配方,不是早爆就是哑火。今早试射时,炮弹飞出二里才炸,差点伤到自己人。
陈启明回想起系统中关于早期引信的记载,谨慎地建议:或许可以从触发方式上想想办法?不依赖撞击,而是利用发射时产生的力或热来引燃?
赵德海眼睛一亮:首领的意思是...或许可以试试用浸过硝水的麻绳,借炮弹出膛时的气流点燃?老夫这就带人去试验!
次日拂晓,试验场戒备森严。工匠们试制了三种不同配比的引信,结果前两次试射都失败了:一次刚出膛就炸,另一次直接哑火。
调整硝水浓度,再试!赵德海抹了把汗,亲自调整配方。
第三次试射,炮弹准确命中目标,但在空中就爆炸了。
还是太早!老匠人急得直跺脚。
陈启明观察着弹道,突然想到系统资料中提到的延时原理:或许...可以在引信燃烧速度上做文章?让引信燃烧时间与炮弹飞行时间匹配?
经过连续三天的试验,工匠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配比。当炮弹在目标上空恰到好处地爆炸时,整个试验场欢声雷动。
然而陈启明并不满足:如果要攻击鬼哭礁那样的隐蔽目标,我们还需要一种能曲射的武器。
他想起古籍中记载的飞雷炮,但具体制法早已失传。系统资料也只提到用薄铁皮做炮管,以强弩发射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