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藏锋于拙(2 / 2)

李总旗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钦佩:“末将明白!这就去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制造局一改往日锐意进取的氛围,变得“事故”频发。

燧发枪试射“意外”脱靶,流弹打穿了库房屋顶,引来周边一阵恐慌。

伙房“不慎”走水,虽及时扑灭,却也烧毁了两间无关紧要的旧屋,黑烟滚滚,颇为醒目。

后山密营也以“整修”为名,暂时封闭,停止了所有敏感试验。

在外人看来,制造局似乎是接连受挫,主事陈启明更是显得忧心忡忡,频繁往来于制造局和兵部之间,仿佛在疲于应付各种麻烦。

这些消息,自然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该听到的人耳中。

襄城伯李守锜得知后,只是淡淡一笑,对身旁的亲随道:“此子,倒是个识时务的。”

而紫禁城深处,某间奢华的值房内,一名面白无须、身着蟒袍的老太监,听完小太监的禀报,捻着手中光滑的玉如意,嘴角勾起一丝满意的弧度。

“嗯,还算懂规矩。年轻人,敲打敲打,就知道分寸了。告诉

“是,干爹。”小太监躬身退下。

制造局内,陈启明表面上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暗中却丝毫没有松懈。

他利用这“藏拙”的时机,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让李总旗挑选了最可靠的几名老工匠,以“修缮加固”为名,对制造局所有的围墙、门禁、哨卡进行了秘密的强化和改造,增设了几处极为隐蔽的暗哨和预警机关。

第二,他将林二狗等几名有潜力的年轻工匠召集起来,不再进行激进的技术创新,而是系统地传授他们一些基础的力学原理、标准化测量方法和简易的机械制图知识。

“磨刀不误砍柴工。”他对这些年轻人说,“把基础打牢,把规矩学好,将来才能造出真正的好东西。”

他这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培养真正属于自己技术团队的核心骨干。

这一日,他正在书房内向林二狗讲解杠杆省力的原理,门外传来通报声:徐光启徐大人来访。

陈启明心中一凛,连忙起身相迎。

徐光启面色凝重,屏退左右后,低声道:“文远,你近日…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陈启明苦笑一声,将制造局近期的“意外”简单说了一遍,自然略去了其中隐情。

徐光启听罢,长叹一声:“树大招风啊。你能如此…暂且隐忍,是对的。”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宫内…近日有些关于你的非议,不过,见你这边并无大动静,风声似乎小了些。你且沉住气,专心将手头的事做好,特别是…那燧发枪,乃是陛下都挂记着的,此乃根本,万不可懈怠!”

“下官明白,多谢徐大人回护!”陈启明感激道。

送走徐光启,陈启明站在院中,望着看似恢复平静的制造局,心中并无丝毫轻松。

“藏拙”只是权宜之计。

他清楚地知道,真正的风暴并未远去,只是暂时被这层示弱的烟雾所遮挡。

他必须在这宝贵的喘息期内,尽快让燧发枪实现真正的突破。

只有掌握足够分量的力量,才能在未来的风暴中,拥有立足之地。

他转身走向工坊,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藏锋,是为了出鞘时,更加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