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小物大用(1 / 2)

系统灌顶而来的知识,如同在陈启明脑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那些关于后勤优化、野战生存的技巧和思路,看似琐碎,却直指军队战斗力的根基。

他立刻意识到,在当前燧发枪量产受阻、镍钢冶炼尚在攻坚的情况下,将这些“小物”的改进落到实处,是迅速展现制造局价值、巩固自身地位的最佳途径。

王铁匠和工匠们的行动极为迅速。

在主事大人清晰无比的草图和新奇却合理的原理讲解下,他们仅用了三天时间,便依照图纸,打造出了第一批样品。

可折叠的便携式铜锅,巧妙利用了铰链和卡扣,展开是锅,折叠后仅占巴掌大小。

改良的单兵水囊,采用了新的皮革裁剪和缝合方式,并增加了可调节的背负带,背起来更为贴服省力。

用竹筒、细沙、木炭、粗麻布层层组合而成的简易滤水器,结构简单,却能在野外快速获得相对洁净的饮水。

还有几种利用常见草药研磨配制的防痢疾、防暑热的药粉,由赵郎中亲自把关。

陈启明甚至亲自指导工匠,用桐油反复浸泡厚麻布,制作了一种更具防水性的单兵干粮袋。

样品制成后,陈启明没有立刻上报兵部或京营,而是首先在制造局内部进行了小范围试用。

他让李总旗挑选了一队缇骑,携带这些新装备,进行了一次为期两日的野外拉练。

结果令人振奋。

归来后,参与拉练的缇骑们虽面露疲惫,却个个兴奋不已。

“大人!这锅太方便了!埋锅造饭快了许多!”

“水囊背着不晃荡,省了不少力气!”

“那滤水器真神了!山涧里的浑水滤过就能喝,肚子也没闹毛病!”

“药粉也好使,往日拉练总有几个弟兄中暑腹泻,这次一个都没有!”

实效胜于雄辩。

陈启明心中大定,知道是时候将这份成果推出去了。

他亲自撰写了一份条陈,并未过多渲染,只是平实地列举了这几样小物件的用途、试用效果,并附上了样品,委托孙传庭代为转呈襄城伯李守锜,并言明可先于京营斥候、夜不收等精锐小股部队中试用。

孙传庭看到这些实物和条陈后,大为惊讶。

他乃知兵之人,太清楚这些“小东西”在长途奔袭、侦察潜伏时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了!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他立刻亲自带着样品和条陈去见了襄城伯。

果不其然,李守锜在亲自验看了折叠锅、滤水器,并听闻了试用效果后,原本严肃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惊容。

他拿起那个结构简单的滤水器,反复端详,感叹道:“此物虽小,却能活人无数!以往军中疾疫,多因饮水不洁而起,若此物能推广开来,善莫大焉!”

他当即下令,从京营斥候营中抽调一队精锐,即刻配发这些新装备,进行实战检验。

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

不到十天,斥候营的将领便主动上报,言及新装备极大提升了小队野外生存能力和持续行动能力,请求尽快拨付更多。

消息传开,不仅在京营中引起不小轰动,甚至传到了兵部某些官员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