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明心中一震!这与郑芝龙的海商背景隐隐吻合!
“还有吗?”
“还有更重要的!”李总旗压低声音,“那伙计说,大概十天前,也是深夜,他看见一个穿着打扮像是个南洋商人模样的人,被恭敬地请进了后院。那人身边跟着的护卫,腰上挂的牌子,和他以前在码头见过的、来自吕宋的商船水手带的牌子…有几分相似!”
吕宋!南洋商人!
陈启明几乎可以肯定,“醉金樽”与东南海商,极有可能与郑芝龙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很可能就是他们在京城的一个重要据点!
“吴大有身为京营参将,为何会与海商秘密接触?”陈启明陷入沉思,“是私通海寇?还是…另有所图?”
他感到,一张覆盖军、商、乃至可能涉及朝中太监的巨大网络,正在他面前缓缓浮现。
“我们的人,有没有机会混进去?”陈启明追问。
“暂时还没有。”李总旗摇头,“‘醉金樽’用人极其谨慎,背景要查三代。不过…我们查到另一个消息。‘醉金樽’的大厨,最近正在为一道新菜‘八宝葫芦鸭’的火候问题发愁,扬言谁能解决,赏银十两。我们局里负责伙食的张嬷嬷,祖上曾是江南名厨,最擅长江南菜系,尤其对火候掌控极精…”
陈启明眼中精光一闪!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不需要直接混入,而是以技术合作的方式,让一个绝对可靠的人,正大光明地进入“醉金樽”的核心区域——厨房!
厨房,往往是消息流通最快、也最不设防的地方!
“立刻叫张嬷嬷来!”陈启明当机立断。
片刻后,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却眼神清亮的老妇人走了进来。
“老身见过大人。”
“张嬷嬷,不必多礼。有件事,需要你帮忙…”陈启明将情况简要说明,郑重道:“此事关乎重大,或有风险。你只需借探讨厨艺之名进入厨房,多看,多听,尤其是关于后院、关于陌生客人的闲言碎语,但切记,绝不可主动打探,安全第一!”
张嬷嬷听完,神色平静,眼中却透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着:“大人放心,老身晓得轻重。这‘八宝葫芦鸭’的火候,正在于吊汤的时辰和入炉的时机,老身有把握。”
第二天,张嬷嬷便以“寻访故交、切磋厨艺”的名义,通过中间人引荐,进入了“醉金樽”的厨房。
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
制造局这边,陈启明表面按兵不动,内心却时刻关注着张嬷嬷的动向。
两天后的深夜,张嬷嬷安然返回制造局,直接来到陈启明书房。
“大人,”她低声道,“老身借着指点厨艺,在后厨呆了两日。听到些闲话,不知是否有用。”
“但说无妨。”
“后厨的帮工说,后院西侧有个独立的小院,常年锁着,但时常有陌生的香气飘出,不像寻常熏香,倒像是…像是寺庙里烧的那种檀香,但又不完全一样。”
“还有,负责给后院送饭的小厮抱怨,说前几天送去的一份素斋,客人极为挑剔,说味道不正,没有‘南普陀’的韵味。那小厮嘀咕,京城哪来的‘南普陀’风味?”
南普陀?福建厦门的着名寺庙!
陈启明心中豁然开朗!
南洋商人、闽浙口音、南普陀素斋…这些线索都强烈地指向了福建,指向了郑芝龙!
“醉金樽”的后院,很可能居住着郑芝龙派来的重要人物!甚至可能就是那个派冯安前来接触的“主人”!
而京营参将吴大有深夜来此,目的何在?是代表京营中某些势力与海商勾结?还是…他本身也与这东南海上之王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
迷雾似乎散去了一些,但露出的真相,却更加错综复杂,也更加惊心动魄。
陈启明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漩涡的边缘,即将被卷入一场涉及朝堂、军队、海商乃至境外势力的巨大风暴之中。
他必须更加小心,也更加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