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旗携锦盒与口信离去后,工坊内的气氛并未松弛,反而更添几分山雨欲来的紧张。
陈启明心知,那几句话与几件样品,是将沈铮乃至其背后势力彻底绑上战车的最后一步棋。
成,则海阔天空。
败,则可能被弃如敝履,甚至…被吞得骨头都不剩。
他压下心头忐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坊的运转和技术的进一步钻研上。
有李贽“赞助”的雄厚资金和锦衣卫的虎皮,原料采购再无阻碍。
老窑工们在他的指点下,对新高炉的掌控愈发熟练。
玻璃的产量与品质,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稳步提升。
【基于实践反馈,优化鼓风与投料流程,生产效率提升20%。获得文明点数+3。】
【当前文明点数:48。】
这一日,陈启明屏退旁人,独自一人守在工坊内一间新辟出的静室中。
桌上,摆放着几片他近日精心烧制、厚度均匀、纯净度最高的平板玻璃胚料。
旁边,是他亲手设计、让匠人打造的简易手动磨具,以及不同颗粒度的金刚砂(取自天然刚玉砂)。
他要尝试一项更精细、也更关键的工艺——磨制镜片。
望远镜的核心,在于物镜与目镜的组合。
其原理他烂熟于心,但亲手打磨,却是第一次。
他深吸一口气,取过一片圆形玻璃胚料,固定在磨具上,撒上最粗的金刚砂,加入清水,开始小心翼翼地匀速旋转磨盘。
“沙…沙…沙…”
枯燥而单调的摩擦声在静室内回响。
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额发。
这是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手感的技术活,力道稍有不均,或磨盘稍有倾斜,便会前功尽弃。
他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完全沉浸在打磨的世界里。
不知过了多久,室外传来些许喧哗,似乎又有新的原料送达。
陈启明未曾分心,但磨镜的动作并未停止。
静室的门并未闩死,被外面忙碌的工人无意中推开了一条缝隙。
恰在此时,一道纤细的身影端着一壶茶水来到静室外,正是翘儿。
她见门虚掩,便想将茶水放在门口桌案上。
目光无意间瞥向室内。
只见陈启明背对着门,正专注地操控着一个古怪的器具,磨盘下,一片晶莹剔透的圆形物事正在缓缓成型。
而在她这个角度,恰好能透过旁边另一片已初步打磨完成的凸透镜胚料,看到窗外景象!
那景象被奇妙地放大、拉近,远处码头上船只的桅杆、甚至更远处钟山的轮廓,都变得异常清晰!
翘儿的脚步猛地顿住!
手中的茶壶险些脱手坠地!
她瞳孔骤然收缩,死死盯着那片奇异的“琉璃”,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充满了极致的震惊与一种…难以言喻的骇然!
仿佛看到了什么绝不可能出现在此地的鬼神之物!
她呼吸陡然急促,下意识地连退数步,撞到了身后的桌案,发出“哐当”一声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