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婉深吸一口气,将一块事先写好的小木牌挂在了粥锅旁边,上面用炭笔清晰写着:
“开业大吉: 浓香杂粮粥,一文钱管饱; 特色杂粮饼,两文钱一个; 粥饼配腌菜,暖心又暖胃。”
价格是她精心算过的,极其实惠,几乎不赚什么钱,图的就是个开门红,聚拢人气。
很快,那独特的、浓郁的粥饼香气吸引了第一个顾客。是个赶早车的老汉,缩着脖子,鼻子抽动着循味而来:“店家,这粥……真一文钱管饱?”
“老人家,开业喜庆,一文钱,管您吃饱!”沈微婉笑着掀开锅盖,顿时,更加浓郁的蒸汽和香气扑面而来,只见锅里粥汁稠密,豆米开花,看着就实在。
“哎哟,可真香!给我来一碗,再来个那个饼!”老汉爽快地摸出三文钱。
沈微婉麻利地盛了满满一大碗粥,粥稠得几乎能立住筷子。李嫂夹来一个烤得焦黄的杂粮饼。老汉接过,就站在门口,唏哩呼噜喝了一大口粥,烫得直呵气,却满脸享受:“香!真香!实在!”又咬一口饼,外脆内软,带着甜味,就着沈微婉送的一小碟脆腌菜,吃得头都不抬。
这实实在在的一幕,就是最好的招牌。
很快,第二个、第三个顾客被吸引过来。有赶工的力夫,有挎着菜篮的主妇,有送孩子上学堂的爹娘……一文钱管饱的浓粥,两文钱一个的扎实杂粮饼,对于这些清早饥肠辘辘的普通人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店铺里很快热闹起来。有人站在门口吃完就走,也有人被店里整洁的样子吸引,端着粥碗坐到小桌旁,顺便打量起货架上的腌菜和布偶,间或问上一两句。
“老板娘,这紫苏腌菜怎么卖?” “这布偶倒是精巧,孩子肯定喜欢。”
沈微婉和李嫂忙得脚不沾地,一个主要负责粥和饼,一个招呼店内、售卖腌菜布偶,但两人脸上都洋溢着忙碌而喜悦的笑容。安儿也乖巧地跟在母亲身边,帮着递个小碟子什么的。
新添的杂粮粥和杂粮饼,以其实惠、温暖和新鲜的口感,成功地成为了开业日的焦点,为“安食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和好评。那浓郁的粥香和饼香,飘出小巷,仿佛在为这间新生的小店,发出最温暖、最实在的呼喊。
沈微婉看着眼前这番景象,心中那份忐忑渐渐被欣慰取代。她知道,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