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是你的安。”沈微婉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娘想用这个‘安’字,给咱们的铺子取名。”
她看着儿子懵懂的眼睛,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解释,仿佛不仅仅是在告诉孩子,更是在对自己宣誓:“这个‘安’,是你的名字,是娘把你带来到这个世上,最初也是最大的心愿——愿你一世平安。”
“这个‘安’,也是娘对自己、对咱们这个家的期盼——日子安稳,身体安康,不再担惊受怕,不再颠沛流离。”
“咱们开这个食铺,卖吃食给人,”她继续说着,目光悠远,仿佛看到了未来店里熙攘却有序的景象,“图的就是个让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用的料要实在,做得要干净,让客人买得踏实,吃得舒坦。所以,也叫‘安’。”
她顿了顿,将所有的情感和期盼,都浓缩进了最后一句:“咱们这小店,不求日进斗金,但求问心无愧。就图个让客人吃得安心,咱娘俩过得安稳。所以,娘想叫它——‘安食铺’。”
“安食铺……”安儿小声地跟着念了一遍,他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所有的深意,但他听懂了“安”是他的名字,听懂了“平安”和“安稳”,听懂了娘亲话语里那浓得化不开的爱与期盼。小脸上渐渐漾开一个明亮又温暖的笑容,“好听!娘,就叫安食铺!安儿的安!”
儿子的认可,让沈微婉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心中涌动着一种踏实而充盈的情感。就是它了。
“安食铺”。
简简单单三个字,不张扬,不华丽,却厚重无比。它承载着一个母亲最朴素的愿望,一份对顾客最真诚的承诺,以及她们母子二人对未来全部的希望。
第二天,沈微婉请来了写字先生,将这三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红纸上。她又找来沈默,将那张红纸递给他,指着门楣上的空白招牌:“沈大哥,劳烦你,就刻这三个字。”
沈默接过红纸,看了看那三个字,目光在上面停留了片刻,又抬眼看了看沈微婉。他的眼神依旧平静,却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他什么也没问,只是点了点头。
很快,招牌刻好了。依旧是那块朴素的松木板,“安食铺”三个字是端正的楷体,深刻而清晰,没有多余的纹饰,却自有一股沉稳踏实的气度。
沈默和沈微婉一起,将招牌稳稳地挂在了门楣正中央。
沈微婉退到街对面,仰头望去。
秋日的阳光洒在崭新的招牌上,将“安食铺”三个字照得清晰无比。那简单的笔画,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宣告着一种全新的开始。
安儿紧紧拉着她的手,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那块写着自己名字的招牌,小声地、骄傲地念着:“安、食、铺。”
沈微婉握紧了儿子的小手,眼眶微微发热,嘴角却向上扬起一个无比坚定而温暖的弧度。
心安之处即是家。 从此,她们在这市井之中,有了名,也有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