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黑甲完善进行时(1 / 2)

距离“冷钢之傲”的诞生又过了几天,经过数次严苛的测试,这个庞然大物的性能参数,也算被诺兰他们摸了个七七八八。

此刻,在利乌斯那间被二十四小时严密看管的炼金工坊内,全能核心已经恢复了最初的圆球形态,静静地悬浮在特制的基座上,散发着柔和的元素光晕。

战斗力没的说。

这玩意儿一旦启动,光它一个,就顶得上一个装备精良的百人重装连。

甚至在短时间的爆发力和绝对防御上,远超前者。

但弱点同样明显,能源问题。

这里不是元素充沛的次位面,没有源源不断的元素可以汲取。高战力带来的高消耗,成了一个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

“它似乎并不挑食。”蕾妮回忆着核心吸收元素时的情景,“有什么通过外部供能的方案吗?”

“方案倒是不少。”利乌斯推了推眼镜,指着旁边一张画满了复杂图纸的草稿,“比如大型魔导熔炉,或者,功能完备的法师尖塔阵列。”

“可行性是有的。”一旁抱着账本的安娜接过了话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但无论是哪种,都不是我们现在能负担得起的。”

艾琳德尔也参与了讨论,她作为天罚骑士,对这同时代的战争兵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法师尖塔是个办法,但治标不治本,核心无法离开本土作战,只能作为防御性储备。想要让它拥有持续作战的能力,只有魔导熔炉一条路。”

诺兰点点头,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魔导熔炉不需要法力,但需要魔晶驱动,

所幸,诺兰知道“文明边境”森林内有几处魔晶富矿。

放在以前,开采它们要面对危险的魔兽和极其困难的运输两大难题。但现在,由于诺兰和木精灵交好,这些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只欠东风。

可真正的“东风”,是那座能将魔晶高效转化为能源的魔导熔炉。

这玩意儿涉及到了极其复杂的炼金工艺、魔导技术和元素知识。

以艾尔芬王国目前的科技实力,只能提供落后一代的老式熔炉,能量转化率低得可怜,性价比差。

而最新型号的魔导熔炉,只有北方的鲁斯帝国掌握着核心技术,并且被他们列为最高等级的战略物资,严禁技术外流。

“我托薇薇的关系打听过了。”安娜翻开账本,指着上面的一行数字,表情严肃。

“一套完整的鲁斯帝国现役‘怒焰III级’魔导熔炉,黑市报价不低于五十万金币,很抢手。只卖产品,不卖技术,一旦损坏,还得花大价钱请他们的人维修。”

五十万金币。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安娜叹了口气,继续补刀:“我估算过,在不扩编黑甲卫队的前提下,冷钢城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概在十五万金币左右。”

言下之意,不吃不喝攒上三年多,才能买得起这么一个铁疙瘩。

这也就意味着,在找到新的财源或者技术突破之前,“冷钢之傲”只能作为短期决战兵器,或者镇守冷钢城的“自宅警备队”。

看着众人有些凝重的脸色,诺兰反而笑了。

“行了,都别愁眉苦脸的。”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魔像的问题以后有的是时间解决,至少我们现在手里攥着一张谁也想不到的王牌。”

眼下,诺兰对此并不着急,魔像能源的问题以后肯定能解决。

说罢,他转身走向工坊的另一边。

那里一排崭新的人形铠甲架上,覆盖着巨大的防尘布。

诺兰一把扯下罩布,露出了

“还是先来测试下我们的新宝贝吧。”

这才是诺兰眼下最关心的事情。

战争魔像固然强大,但它终究只是一个。而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才是他真正逐鹿天下的根基。

冷钢城作为铁矿开采和冶炼的重镇,这里的铁匠水平极高。巴顿和他的铁匠同僚们没有让诺兰失望。

不说媲美群山矮人和兽人族的犀牛人工匠,至少也足以傲视整个艾尔芬王国。

诺兰的目光落在眼前这套完整的铠甲上,视网膜中,一行行淡蓝色的数据清晰浮现。

“黑甲卫队制式铠甲(飓风)”

“品质:精工”

“防御力:130”

“飓风铭文”:装备负重降低40%(全局生效)。行动速度提升20%,主动启动铭文可使效果翻倍,持续25秒,冷却时间3分钟。

“开拓骑士诺兰提供蓝图,冷钢城铁匠倾力打造,炼金术士利乌斯精心铭刻符文——一件来自凡人的精品。”

没想到这套打造的铠甲甚至获得了系统的承认,诺兰喜出望外。

130点的防御力虽然比不上“不倒长垣”的175点,但作为一件可以量产的制式装备,这个数值已然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