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茄子的时候,直播间里的“状况”开始多了。有个妈妈发了张照片,锅里的茄子粘成了团,油星子溅得灶台到处都是;还有个爸爸说“我把茄子煎成了焦黑色,现在厨房都是烟,我家娃说像火山爆发”;最逗的是个单身男生,发弹幕说“我没有不粘锅,用铁锅煎的,茄子全碎了,现在像茄泥……”
炎耀一边翻着锅里的茄子,一边笑着支招:“煎茄子得用中火,先把油烧到六成热,茄子放进去别老翻,等一面煎软了再翻,就不容易碎。没有不粘锅的话,多放点油,茄子吸饱油再倒出来沥沥,就不粘了。”他把煎软的茄子盛出来,锅里留底油,下肉末翻炒,葱姜蒜的香味混着肉香飘出来,镜头都仿佛染上了香气。
“炒肉末要炒到变色出油,”炎耀把肉末拨到一边,倒进调好的酱汁,咕嘟咕嘟煮出泡泡,再把茄子倒进去翻炒,“让每块茄子都裹上酱汁,关火前淋点香油,撒把葱花,齐活!”他把炒好的肉末茄子盛进白瓷盘里,紫黑的茄子裹着红亮的酱汁,肉末星星点点地嵌在里面,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直播间的弹幕疯了:
“救命!隔着屏幕都闻到香味了!我要去炒我的‘火山茄子’了!”
“我妈刚才尝了她做的,说‘跟小师傅的比,像在吃咸菜’,哈哈哈……”
“求小师傅天天开直播!我想学着做醒狮酥!”
“虽然我做的不好吃,但比外卖强多了!谢谢小师傅!”
没过多久,直播间里开始晒“成果”。那个把茄子切成条的妈妈,发了张照片,虽然卖相一般,但茄子条裹着酱汁,看着挺入味;煎糊茄子的爸爸说“我重新做了一份,我家娃吃了半碗饭,比平时多吃一倍”;那个单身男生更绝,把碎茄子做成了“肉末茄泥盖饭”,说“拌米饭吃,香得舔盘”。
小宇趴在阁楼的栏杆上看直播,突然喊:“哥,张大爷发弹幕了!他说‘我让我孙子学,以后给我做肉末茄子下酒’!”炎耀往镜头里看了看,笑着说:“张大爷,让您孙子多放肉,您爱吃肉。”
直播快结束时,炎耀对着镜头鞠躬:“谢谢大家来看我们直播,以后每周五晚上都播,下周教大家做番茄炒蛋,更简单。”弹幕里立刻刷起了“太好了”“期待”“小师傅辛苦了”。
关了直播,老灶台的厨房里还飘着肉末茄子的香。王铁柱端着碗米饭,就着锅里剩下的茄子吃,吃得呼噜响:“比饭店里的好吃,咱这是家常味,接地气。”李秀莲往炎耀炎昭碗里夹茄子:“累了吧?多吃点,明天周末,教妈妈做你俩新研发的草莓大福。”
小宇捧着手机跑进来,举着屏幕给他们看:“你们看这个评论,说‘虽然自己做的没小师傅的好吃,但跟着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像个大厨,挺开心的’。”
炎昭看着窗外的夜色,路灯的光映着飘落的小雪花,心里暖暖的。他突然明白,直播教做菜,不只是教步骤,是把老灶台的烟火气,传到更多人的厨房里——让忙碌的妈妈有耐心给孩子做顿饭,让粗心的爸爸愿意为家人下次厨,让孤单的人知道,自己动手做的饭,哪怕不好看,也带着份踏实的暖。
炎耀打了个哈欠,往灶膛里添了块柴:“明天得早点起,把草莓大福的材料备好。”火苗“噼啪”响着,映得他脸上的笑暖暖的,像刚出锅的肉末茄子,平凡,却带着能让人记很久的香。
或许最好的美食教程,从来不是追求完美的卖相,而是让每个人都敢走进厨房,拿起锅铲,为自己、为家人,做一份带着心意的饭。就像老灶台的直播,不专业,却真实,像街坊邻居站在你身边,笑着说“没事,慢慢来,总会做好的”。
而这,或许就是美食最动人的地方——不只是味道,是那份藏在烟火里的,热热闹闹的生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