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纠结(2 / 2)

惠安帝捏着奏折的手指微微泛白,目光从奏疏上移开,看向躬身立于阶下的内侍监总管袁德盛,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还没消息吗?”

袁德盛头埋得更低,袍角在冰凉的金砖上微微发颤:“回、回圣上,方才驿卒刚送来急报,去北疆寻‘赤血莲’的队伍,因漠北突降暴雪,陷在了黑风口,暂时断了联络,如今只寻着几个随从,药……药还没踪影。”

“废物!”惠安帝将手中的奏折重重拍在龙案上,玉圭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朕给了他们最好的马、最精锐的护卫,连兵部的通关令牌都给了,竟连味药都带不回来?”

袁德盛吓得膝盖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圣上息怒!奴才已再派了三队人马,分别从东西两路赶去接应,还传了密令给沿途州府,让他们全力配合……只是这路途遥远,变数实在太多,怕是还要再等几日。”

惠安帝深吸一口气,指尖按了按发胀的太阳穴。

他走到殿门前,望着庭院里落了一半的梧桐叶,语气沉了几分:“戚老将军在北境守了三十年,朕不能让他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了。药一日不到,朕这心就一日难安。”

他回头看向李袁德盛,眼神锐利如刀:“再去催!告诉那些寻药的人,若三日之内还带不回解药,朕要他们提头来见!另外,将军府那边,再派两名御医过去,务必稳住老将军的伤势,不许出半点差错!”

“是!臣遵旨!”袁德盛连忙应下,连滚带爬地退出了大殿,生怕晚一步就触了龙颜。

殿内的龙涎香渐渐弱了,只余一缕若有若无的烟气绕着龙椅盘旋。

惠安帝仍立在窗前,望着外头灰蒙蒙的天,玄色龙袍垂落在金砖上,连衣摆的金线暗纹都似失了光泽。

他就这么站了很久,久到殿外的铜漏滴过了三响,指尖冰凉的触感才让他缓缓回神。

惠安帝闭上眼,脑海里翻涌的思绪乱得像团麻——戚老将军的模样与当年雁门关捷报的场景重叠,又猛地被“功高震主”四个字戳破。

他不是没忌惮过。

戚家军三十年镇守北境,军权在握,连北疆百姓只知戚将军、不知有朝廷;去年秋猎,老将军一句“兵士们还在寒风里啃干粮”,就敢当众驳回他修御花园的旨意。

这份威望,这份刚直,于国是柱石,于君,却像根时时硌着心的刺。

可眼下……惠安帝睁开眼,目光落在案头那封未拆的急报上——那是昨夜北境送来的,说蛮族又在边境蠢蠢欲动,只等戚老将军倒下,就要挥兵南下。

北狄使团才有了多久,就……

他突然自嘲地勾了勾唇:是啊,功高震主又如何?忌惮又如何?

如今满朝文武,能镇住北疆、能让蛮族闻风丧胆的,只有一个戚家军。

“不是时候……”他低声呢喃,声音轻得被风卷走。

若此时老将军出事,北境必乱,朝堂必慌,那些藏在暗处的势力定会趁机生事——他还没稳住新朝的根基,还没理清世家的盘根错节,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失去戚老将军这根支柱。

指尖松开时,掌心里已留下几道浅浅的印子。

惠安帝转身走回龙案前,拿起那封急报,指尖划过封皮上“戚”字,眼神渐渐沉定:先寻药,先稳住北境,先让这天下太平下来。

至于那些忌惮与矛盾,等熬过了这一关,再论不迟。

殿外的风卷着落叶敲了敲窗棂,他抬手将急报拆开,目光落在“蛮族增兵”的字样上,眉头又紧紧蹙了起来——眼下,终究还是先盼着那解药,能快些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