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帝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敲得更急,目光在秦如霜与青格勒之间转了个圈。
他要的从不是一个和亲的女子,而是北狄的安分、朝臣的制衡。
黄金十万两……这筹码,确实够重。
青格勒忽然笑了,将茶杯搁在身旁侍从的托盘里:“既然县主有如此诚意,本王无话可说。只是这黄金……若有半分虚假……”
“臣女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秦如霜截话道,声音斩钉截铁。
海中和望着她单薄的背影,忽然明白了她侧过脸摇着头说“别拦我”时的深意——她从不是在赌,而是早已算好了每一步,连自己的命,都成了这场博弈里的最后一子。
怀清望着殿中剑拔弩张的局面,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玉佩,心头疑窦丛生。
秦如霜方才为求周全,竟愿献黄金十万两补偿北狄,这笔巨款她从何处得来?
众人都猜是萧侍郎暗中相助,可怀清却清楚——萧家前番倾尽家财资助楚王谋事,如今楚王失势,萧家早已元气大伤,别说十万两黄金,便是一万两也未必能凑得齐整。
更何况,萧侍郎此人最是精明,先前帮秦如霜,无非是看中她的身份可作棋子。
如今楚王失势,秦如霜于他而言已是废子,怎会再掷重金填这个窟窿?
至于说,转而投向安王或贤王?
怀清目光扫过席间安王那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又瞥见忠勇侯捻须自持,忽然心头发亮——怕不是萧侍郎退了场,换了新的靠山?
安王急需北疆势力巩固地位,忠勇侯或贤王与海家本有旧交,这十万两黄金,说不定是几位暗中联手,既卖海家一个人情,又能借机拉拢萧侍郎残余的势力,顺便还能将这桩事彻底绑在自己船上,真是一笔一箭三雕的好买卖。
不过,是不是,她能靠着这点清醒,在日后几方势力的拉扯里为自己挣出一线生机?
怀清望着秦如霜挺直的脊背,忽然觉得这女子未必全是被蒙在鼓里。
她敢在金殿上赌上一切,敢用萧侍郎、安王的助力作筹码,怎会看不出这些人各怀心思?
或许她早已知晓,眼下的“团结”不过是利益堆砌的泡沫——安王要的是北疆势力,贤王或忠勇侯图的是海家回报,萧侍郎藏着对旧恩的敷衍,连海中和的维护里,都掺着几分少年人未曾看透的家族羁绊。
可她别无选择。
就像溺水者抓住浮木,明知木头终会腐朽,却只能攥得更紧。
不然,真的等和亲去了北狄,等待她的哪里是王妃之位,分明是一场精心布置的死局。
北狄内部本就派系林立,青格勒王子看似平静,眼底却藏着对她这个“异心人”的戒备——她既非北狄贵女,又与大明朝臣牵扯过深,到了北狄,只会被视作随时可能倒向大明的隐患。
更何况,她拒婚之事早已传回北狄,那些等着看青格勒出丑的政敌,定会拿她开刀,或借“背主”之名赐一杯毒酒,或寻个由头将她扔进牧场自生自灭,连尸骨都未必能留全。
秦如霜怕是早就看透了这点。
与其去北狄做枚任人摆布的棋子,最终落个不明不白的死法,不如在大明的金殿上赌一次——哪怕前路是各方势力的算计,至少手里还攥着几分挣扎的余地。
只是,她将海中和拉入这个漩涡,终究是将他从安稳的世家坦途,拽进了波谲云诡的权力棋局。
海家百年清誉、朝堂立足的根基,都可能因这场风波摇摇欲坠,他前半生顺遂无忧的日子,从跪在她身侧那一刻起,便算彻底断了。
可话又说回来,海中和也是自愿的。
他红着眼眶挡在她身前时,脊背挺得那般直;以家族清誉作保时,声音哽咽却没半分犹豫;见她向青格勒低头,更是急得额头磕出血来——那不是被胁迫的惶恐,是怕她独自承担风雨的疼惜。
或许在他看来,所谓安稳坦途,若没有她,也不过是索然无味的空壳。这漩涡纵然凶险,能与她并肩跪着,总好过看着她独自走向北狄的死局。
只愿,他日后看清现实,不要太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