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檐斗拱在晨光中舒展,当机关暗阁引得王公贵族啧啧称奇,那些曾被诟病的工部作品,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这场华丽转身,让盛文远对怀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位素来低调的工部尚书,特意命人送来烫金请柬——盛家老夫人八十大寿的宴会上,他要将这位幕后功臣郑重引荐给京城显贵。
请柬上墨迹未干的幸得相助四字,道尽了工部从蒙尘到焕彩的艰辛,也暗藏着盛文远对未来的期许。
怀清自是承了这份情谊,寿宴当日,她带着怀淑、怀诤同行,身旁还立着白发苍苍的卫大儒。
说起这位卫先生,前些日子宫宴正是他引荐怀诤入席,如今竟也开始频繁走动官场。
卫大儒抚着胡须,望着怀诤的背影,一派老学究的傲娇:我不过是带着小徒弟见见世面,你们不用管我。
怀清唇角微扬,却不点破先生眼中的关切。
在她看来,卫大儒愿意走出书斋周旋人际,不管是为了她还是为了小弟,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她暗自盘算,待宴席散了,定要亲手做几道拿手好菜,答谢先生的照拂。
毕竟对怀清来说,没有什么比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更能表达真心了。
朱漆拱门外,盛文远蟒袍玉带立于阶前,见怀清马车停稳,竟亲自上前掀开锦帘:下官恭迎明善县主!
这等礼遇惊得怀清指尖微颤,慌忙福身:老大人折煞晚辈了!
寒暄间,盛文远瞥见卫大儒拄杖下车,立时又换了副恭敬神色。
怀清望着空荡荡的回廊,琉璃灯在风中轻晃,忍不住问道:莫非是我等来得太早?园中怎不见宾客?
盛尚书面皮涨红,捻着胡须支吾道:原是要为县主引荐京中显贵,可那些人...虽说应了赴宴,却...
话音未落,远处忽传来环佩叮当,一群鲜衣怒马的身影转过九曲桥。
怀清姐姐!清脆呼声划破寂静,京兆少尹郑世兴执扇含笑而来,身后跟着执法理狱的司法参军、身着织金襦裙的吏部郎中夫妇。
镇西侯幼子小跑上前,颖阴侯大公子夫妇并肩而立,承恩伯府公子摇着折扇跟在末位。
众人见了卫大儒,齐刷刷拱手行礼:拜见卫先生!
暮色渐浓,灯笼次第亮起,将众人身影投在青砖上,倒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群贤赴宴图》。
所邀宾客陆续光临,怀清望着盛尚书如释重负的神情,忽然明白这场看似冷清的宴席,实则藏着老尚书多少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