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清从妆奁取出点翠簪,翠羽在日光下流转着幽蓝的光,如同深海里游弋的鲛绡。
簪子别进青丝的瞬间,怀淑闻到姐姐身上淡淡的沉水香,混着她耳畔低语:有我在,怕什么?你只管专心刺绣,其余的,姐姐替你周旋。
待春知抱着礼盒退下,怀清取出一卷《绣谱》,泛黄的纸页间飘落半干的茉莉花瓣。
盛尚书最宠爱的孙女自幼习绣,前儿还托人来借过绣样。她的指尖划过双面绣的技法图,像是抚过猎物的脊背,咱们就借着这屏风,让盛家小娘子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巧夺天工。
暮色漫过雕花窗棂时,怀淑望着姐姐锁上绣匣的背影。
铜锁清脆的碰撞声里,她忽然想起幼时总躲在大姐身后,看娘将剩下的碎布拼成荷包。那时的娘也是这般模样,温柔的语气里藏着让人安心的盘算。
姐姐,盛家若是想要这绣法...怀淑咬着唇,将不安咽回喉咙。
怀清的轻笑混着锁扣声:那就教。
她转身时眉眼弯弯,却让怀淑想起冬日湖面上裂开的冰纹,但要让她们知道,想学这手艺,得先过了咱们这关。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怀淑忽然觉得,跟着姐姐踏入那片陌生的天地,或许不再是件令人畏惧的事。
至少,那些藏在深闺里的绣品,终于能在日光下舒展芳华。
爹娘也会去盛府寿宴吗?怀淑攥着裙角,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怀清轻轻点头:自然是邀请了的。不过若他们觉得不自在,也不必强求。
她指尖摩挲着点翠簪的翠羽,语气柔和却坚定,这些年都是他们在护着咱们,如今也该换我们来守护爹娘了。
说起双亲,怀清的思绪不禁飘远。
前几天初到京城时,爹娘在永宁坊待不惯就去了栖梧坞,后来大堂哥怀山寻来,他们俩又跟着他去经营卤肉生意。
怀山堂哥现在不止卖卤肉了,她将麻辣烫、麻辣拌等方子教给他们,如今夏氏宗族的铺子已开到青州、京城各地,光是卤肉店就有几十家。
他们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法子——先用卤肉店打开局面,等站稳脚跟,再推出新的小吃品种。有些铺子甚至将卤肉与麻辣烫等合二为一,既节省成本,又能招揽更多客人。
想到这里,怀清的眼中泛起笑意,前些日子爹娘来的时候,说族里已经购置了近千亩族田。
说实话,她听到这个消息时着实吃了一惊。
可仔细想想又觉得理所当然——
大哥在怀远府披荆斩棘,开垦荒地;二哥于京城禁卫军中恪尽职守,为宗族保驾护航;怀山堂哥则带着族中子弟走街串巷,选址、议价、经营铺子,事事亲力亲为,风里来雨里去,只为给宗族谋个长远。
夏氏能有今日,全仗着兄弟们拧成一股绳。
卤肉香飘十里,麻辣烫红火热闹,这些生意背后,都是他们熬红的双眼、磨出的老茧。
只要这般勠力同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咱们夏氏宗族何愁不能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