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三夏繁华尽,已感新凉暗入楼。
残暑渐消蝉语瘦,早秋初至月光柔。
绿荷半老莲子满,翠柳微凋倦鸟留。
一夜薰风催梦短,方知时序又轮秋。
时光匆匆,她们来到青州,一晃已过去一个多月。
于氏牵挂家中事务,在小舅母度过三个月危险期,胎相稳定后,便带着怀淑回去了。
怀淑这丫头,在醉红妆这边刚弄明白经营模式,就又惦记着回金缕衣筹备秋冬发布会。
如此一来,春熙路院子便只剩怀清一人,正巧她约了阮芳宁一同居住。期间阮芳宁也回了临元县几趟,回来后就住在春熙路这边。她常来居住,难免与怀谨碰面,两人感情升温迅速。
怀清心想,等大哥拿下院试,她们家便能去县衙与知县夫人走动走动,聊聊天了。
所谓“有女百家求”,他们得抓紧时机。
芳名与她同岁,明年就到及笄之年,依知县夫人的想法,及笄后便该相看亲事,定下婚约,再准备个两年便可出嫁。
大哥若有心,可得先下手为强,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错过这次机会,等知县大人升任同知大人,他的机会可就更少了。
少年间的情谊,总是这般纯粹、干净又美好,令人心生羡慕啊!
怀清在心里暗暗感慨!
“大哥打算什么时候去阮家?”怀清问道。
“啊!”怀谨一听,顿时拘谨羞涩起来,在妹妹面前谈论这种事,总归是有些难为情。
“这有什么。”怀清笑着说,她自觉也算半个媒人,“娘早就盼着抱孙子了。”
这话一出,怀谨的脸瞬间红得犹如熟透的番茄,连脖子都泛起红晕。
怀清瞧他这般模样,便决定不再打趣,正了正神色道:“大哥,说真的。”
“知道了。”怀谨轻声应道。
得到大哥的回复,怀清便开始准备前往阮府的礼物。这可不是聘礼,只是提前通气,礼物既不能过于贵重,显得唐突,也不能太过轻薄,失了礼数。
这方面怀清没什么经验,赶忙找来方嬷嬷。方嬷嬷曾在原户部尚书府做事,辗转来到他们家,原在府里就是负责这方面事务的,对这类礼仪再熟悉不过。当然,此事得悄悄进行,毕竟事关阮芳宁的名誉。
“大喜!大喜!大公子二公子都中了!”就在他们商议之时,外头突然传来大有洪亮的嗓门。
“中了!”怀清猛地站起身来,满脸惊喜,连忙向大哥恭喜。
可随即她发现,大哥竟毫无反应,呆呆地坐在那里。
怀清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不会像那范进一样,高兴过头傻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