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青州都有谁(2 / 2)

怀清走到母亲身旁,挽起她的手臂,轻声说道:“娘,这管事嬷嬷可不只是照料您的生活起居,帮忙管理内务,更重要的是,能教咱们学习礼义规范,协助咱们与那些太太夫人们打交道。

如今大哥二哥虽说还没有功名在身,但凭他们的才学,获取功名只是迟早的事。往后咱们接触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要是碰上知县夫人这样,甚至更高级别的贵客,因为不懂接待礼仪而闹出笑话,那多有损咱们家的颜面。”

于氏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上次知县夫人来访的场景瞬间浮现在眼前。若不是春知在一旁悄悄提醒,自己说不定真会出丑。想到这儿,她咬了咬下唇,坚定地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不能拖了你们的后腿。”

怀清正说着,突然像是想起什么,秀眉轻皱:“糟了,我竟忘了给爹配一个机灵的小厮,还得让秦中人再帮我寻摸一个。”

与此同时,县衙后院,阮芳宁接到怀清的邀约后,正软磨硬泡地央求蔡氏同意她出行。

“你非要去青州不可,青州到底有什么人,让你这么惦记?”蔡氏坐在梳妆台前,一边梳理头发,一边转头看向女儿,眼中满是疑惑。

阮芳宁脸颊瞬间绯红,像一只受惊的小鹿,扑进蔡氏怀里,娇嗔道:“娘,您就答应我吧,我都和怀清约好了。”

“去哪儿?你不是才回来没多久吗?”阮知县处理完公务,一身疲惫地回到后院,刚进门就瞧见女儿正缠着妻子撒娇。

“哪有,我都回来好几天了。青州那边发生了那么大的事,醉红妆不知有没有受到影响,我得去看看。娘!”阮芳宁拉着蔡氏的衣袖,不停地摇晃着。

“醉红妆不是有夏家丫头在打理吗?”阮知县脱下官服,不解地问道。

“怀清也回来了,这次她特意约我一起去。而且大哥也该回书院读书了!”

“我认得回书院的路。”阮晋阳不知何时走进来,一脸无奈地说道。

“娘,您不是在青州买了新宅子吗?我先去帮着布置布置,也好给大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蔡氏被女儿磨得没了办法,无奈地叹了口气,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女大不中留!”随后,又转头看向阮晋阳,叮嘱道,“此去青州,你一定要看好妹妹,千万别出什么差错。”

阮晋阳余光瞥见妹妹阮芳宁,正冲着自己挤眉弄眼,粉嫩的脸蛋上写满了狡黠。

他心中腹诽:到底谁照料谁?

“你妹妹所言甚是,此番前往青州,你务必潜心向学。章院长那边出的卷子,我费了好大周折才给你要来,你此番带去,可要细细研读。”阮知县一边说着,一边从雕花案头拿起卷子,郑重地递给儿子。

秀才考试内容围绕四书五经、八股文和诗赋展开,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文学素养,以及能否写出文辞俱佳的文章。

而举人考试,难度远超秀才,不仅要求考生对经典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能严格按照八股文的格式阐释经典义理,还需广泛涉猎经史典籍,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发表独到见解,借此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旦考中举人,便要奔赴京城参加会试。会试的考试内容与乡试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难度和要求更上一层楼,更加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学术素养,以及治国理政的才能。

倘若有幸高中进士,便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在殿试上,皇帝直接出题,着重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思维的敏捷程度,以及对当下时务的精准把握。

总体来看,秀才考试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文学素养的考查,而举人、进士考试,则逐渐向专业知识、分析能力,以及治国理政等方向倾斜,考试难度层层递进。

虽说阮晋阳早已拿下小三元,可这三年来,各地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愈发激烈,他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想到这儿,阮晋阳神色凝重,恭敬地向父亲点头应是:“父亲放心,儿子定不负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