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风云突变(1 / 2)

醉红妆是专营女子物什的铺子,在金秀儿几人到来后,格局有了一番新变化,此前一直借住在铺子后院的马三柱爷孙俩,便搬到了春熙路夏家的院子里。

如此一来,空出的院子正好留给沈娘子、金秀儿,以及几个小丫头居住。

开张大吉那天,热闹非凡,众人忙得脚不沾地,一直到戌时初,夜幕深沉,才终于得以熄灯休息,个个累得腰酸背痛,却又满心欢喜,沉浸在开业的喜悦与疲惫交织的情绪里。

第二天一大早,晨曦才刚刚洒下,金秀儿与沈娘子便惦记着昨日的热闹景象,想着今日又会是忙碌的一天,赶忙吩咐小丫头们收拾一番,准备开店营业。

可当她们打开店门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还是让她们着实吓了一跳。

只见铺子外早已聚集了一大群人,都是昨日未抢到体验名额的千金小姐们派来的丫鬟和婆子,她们眼巴巴地望着铺子,眼神里满是期待。

看到生意上门,金秀儿和沈娘子瞬间笑容满面,热情地将众人迎进店内。

她们施展浑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透着专业与热情,务必让每一位顾客来的时候满怀期待,离开的时候心满意足。

而对街的永芳阁,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边的热闹,心里满是嫉妒与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暗自生闷气。

王家二夫人得知醉红妆的火爆后,心里又气又急,想着去找许家商量对策,却被二老爷一把拦住。

二老爷皱着眉头,神色凝重地说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去添乱!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先稳住,别再节外生枝。”

二夫人虽满心不情愿,但看着二老爷严肃的神情,也只能作罢,心里却还是憋着一股火。

王家大老爷向来做事雷厉风行,说要分家,没几天就把族里的族老们请了过来,帮忙料理分家事宜。

王氏宗族这些年靠着王家,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家家户户都鼓了腰包,置办了不少田地。如今王家突然要分家,族老们自然是极力反对,纷纷劝说大老爷再考虑考虑。

可王家大老爷心意已决,铁了心要分家,族老们见劝不动,在得到不会少了族里供应的承诺后,也只好帮着作证,完成了分家的手续。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王家分家的第二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青州。

朝廷的钦差大臣悄然抵达,没有跟任何官员通气,一路暗访,在半夜三更的时候,突然包围了许通判、钱家、王家等十几个府邸。

那一夜,许家灯火通明,里里外外被围得水泄不通,哭喊声、哀嚎声此起彼伏,仿佛人间炼狱。

不难想象,许家的内院此刻定是一片狼藉,乱作一团。

怀清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是大理寺卿亲自抄的家。”张老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地汇报着。

他昨晚就得到了消息,只是考虑到夜深了,怕打扰到怀清休息,便没往内院递消息。

“大理寺卿也查案吗?”怀清一脸疑惑。

在她的认知里,大理寺卿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查案办案这种事应该是刑部的职责。

“大理寺卿姜夔奉命巡视各县郡,监察百官,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这第一站就到了咱们青州府。”张老耐心地解释道,言语间透着对官场事务的熟悉。

“那是以什么名义抄的家呢?”怀清追问道。

她知道,抄家产之前,通常会有一系列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文书工作。官员会收到朝廷的旨意或命令,详细说明查抄的原因和范围。查抄行动一般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比如锦衣卫或钦差大臣,他们会携带相关文书和印信,以确保查抄的合法性。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不过抄家的罪名无非就是贪赃枉法、鱼肉百姓、通敌叛国这些,就看朝廷给许家定的什么罪了。”张老微微皱眉,缓缓说道。

这话听起来,倒像是先定了结果,再去找原因,至于定什么罪,就看上面怎么选择了。

怀清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番,不过也默认了张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