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冰糖葫芦(2 / 2)

怀清吃惊地看着大哥,一脸的不可思议,本想卖个关子的没想到却被大哥一语戳穿。

哦!哦!哦!

她就说嘛,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不止怀清吃惊,其他人也是一脸懵圈。

怀谨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我刚刚看大妹往水里加盐来着。”

“泡个盐水就能不酸了?”怀谦还是不能理解。

“呃,二哥,具体原理我也说不清楚,但事实就是这样。刚刚我将处理好的红果子泡了一盏茶(十分钟)的功夫,盐水能有效的去酸去涩。”

“大妹,那个地方这个也教?”

“算是吧,那里很多东西只要你想学,到处能学到知识。”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便利的不要不要的,想要知道些什么,拿出手机,嗖嗖几下,答案就出现在眼前,这些都是小意思。

她爱吃爱玩,从网上搜罗了不少方子,不过实际操作成功过的寥寥无几。

还曾在网上吐槽博主,这个人居然以为这样教我我就会了???呵呵呵!可笑!!!

怀清吃着糖葫芦,看着众人的反应,虽然不是她做的,不过还是很有成就感。

爹娘自不用说,尝了一个后就不吃了,连大哥二哥也只是象征的吃了两个,他们这是打算全都留给她跟小妹小弟。

“这糖葫芦好吃是好吃,不过不好久放,而且多吃也会导致腹痛。”她将剩下的一一分给大家。“娘,咱们去镇上摆个摊卖糖葫芦怎么样?!”

“卖糖葫芦?”于氏显然没想到她这大闺女整这一出是为了拿出去卖。“有人要吗?”

“娘!你应该把这吗去掉!就大妹做的糖葫芦好吃不说,红彤彤地一串一串看着就喜庆,就是全大明朝也不定有,这可是独一份!”怀谦说到最后话音都有些颤抖。

独一份意味着什么,不用他明说大家都能理解。

卖这糖葫芦不定能大富大贵,却可解了他们家的燃眉之急。家里本就不富裕,这次的事已经弄得他们家有些捉襟见肘了,欠了不少外债。

夏兴南见大家都有些激动,立马拍板决定明天就去镇上赶集摆摊。

不过想到做冰糖葫芦需要白糖他又蔫了,家里只剩几个铜子了哪有闲钱买白糖。白糖比红糖还精贵,就是红糖普通农家一年到头也指不定舍得买上一两,他们家之前的那些白糖还是刘大哥家送的。

“曹公子送来的细棉布还有半匹,我晚点拿去村头杂货铺那里总可换些白糖回来。”那仅剩的细棉布于氏本来打算留给孩子们过年做新衣的,昨晚还商量着去镇上换些油盐。

“我跟小弟拿去换。”怀淑自告奋勇提出要帮忙。“村头杂货铺的吴姨最喜欢我了,我可以跟她商量商量多兑换点。”

接下来全家都动员起来,砍毛竹做签子,扎草桩子,挑选品相好的红果子洗净去蒂泡盐水,阴干的红果子用竹签子六颗一串串好。

她们一早上摘的红果子一共串了八十六串,主要是早上的背篓都是小背篓,还要除去一部分磕碰有伤痕的。也是想要先试试水,就没再上山摘果子。

当然,剩下品相稍差的他们也没丢,另外清洗切片晒干,晒干后的红果子据大妹说可以试着卖给药铺,就是药铺不收自家泡水煮茶喝也好。

其实若家里条件充裕,她还能捣鼓出果丹皮等其他零食。

实在是半匹布就换了三斤半白糖,还是那种含有杂质不是很白净的那种。半匹细棉布放到镇上最起码要两三百文,镇上一斤白糖要五十五文,这村里杂货铺也是要赚的,就给他们换了三斤半。

想想明天的生意,她是不敢再霍霍了。就怕她娘一个没忍住,上演撕闺女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