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 > 第150章 课·历史分析新视角:八维度法课堂实录

第150章 课·历史分析新视角:八维度法课堂实录(1 / 2)

在历史研究领域,很多人常困惑于如何让历史着作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如何更全面地解读历史事件。《信息传》作者提出的“八维度法”,为我们提供了全新思路。这一源自美国大学历史研究的标准方法,打破了传统历史解读的局限,从民族和国家认同、经济贸易与科技、地理环境等八个角度剖析历史,不仅适用于研究过往历史事件,还能迁移到现实生活,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待身边事。今天,和蔼教授将带领叶寒、秦易、许黑等同学,深入学习这一方法,揭开历史分析的新面纱。

“同学们,之前有同学问我,怎么学历史、看历史才能既专业又有趣,其实研究历史有个很实用的方法——八维度法。”和蔼教授微笑着开口,目光扫过台下的叶寒、秦易、许黑、蒋尘、周游和吴劫,“它是看待历史的八个角度,古代学者多关注零碎细节,而这个方法能帮我们系统分析任何历史事件,甚至还能用来观察现实生活。今天咱们就逐个维度来学习。”

“教授,那第一个维度是什么呀?”性子最急的许黑率先举手提问。

教授点点头,说道:“第一个维度,是民族和国家认同。大家要记住,历史本质是国家和民族的故事,不是少数英雄人物的传记。就像《二十四史》,里面个人故事多且直接记述,国家层面的故事得从个人故事里加工复原,可复原的人方法、重点和价值观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会不一样。”

“您能举个例子吗?”秦易推了推眼镜,认真地问。

“当然。”教授接着说,“关于宋朝,陈寅恪先生觉得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朝代,钱穆先生却认为宋朝积贫积弱,这就是因为两人复原历史的角度和价值观有差异。再比如了解古罗马历史,不能只看帝王将相,得弄明白它怎么从拉丁人部落,联合萨宾人、伊特拉斯坎人组成公社,一步步建立王政、共和国和帝国,又如何整合不同地区居民形成多民族国家。研究清史也一样,要搞清楚汉满蒙回藏各民族怎么认同大清政权,而不只是知道清军入关取代明朝。”

叶寒若有所思地说:“这么看来,之前学历史只关注个别英雄人物,确实太片面了。”

教授赞同地说:“没错。接下来咱们看第二个维度——经济、贸易和科技。过去很多历史书对这部分讲得少,大家可能也没太关注,但想想,历史上每个人大部分时间都在搞经济建设、做贸易,这维度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而且在人类历史中,只有科技是不断进步的,关注它的发展变化,比关注战争、宫廷政变有意义得多。”

“教授,有没有学者从这个角度研究历史取得了突出成就呀?”蒋尘问道。

“费正清大家应该听过吧,他曾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历史最有成就的人之一,就是因为他从经济、科技这些角度重新分析中国历史,得出了很多新结论。现在国内也有不少新书这么写,比如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就给读者带来了全新认识。我自己写历史书,也会侧重这方面,就是因为这类书籍目前还比较少。”教授解释道。

“原来经济和科技对历史影响这么大,以前还真没意识到。”周游感慨道。

教授笑了笑,继续讲:“第三个维度是地理和环境,这也是过去历史书缺失较多的部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地理和环境对汉民族活动疆域影响极大。像东部的大海、西部的高原戈壁,还有400毫米等降水线,这条线往北适合游牧,往南适合农耕,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活动范围的分界线,长城就和它高度重合,不是巧合,因为过了这条线,汉民族政权即便打下来也难守住。”

“那800毫米等降水线呢?”许黑追着问。

“800毫米等降水线是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线,和秦岭淮河一线重合。所以南北对峙的朝代,常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骑兵到了南方水网地区,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过去历史书总把王朝兴衰归到明君贤相、昏君奸臣身上,其实地理和环境的影响可能比个人大得多。”教授补充道。

“第四个维度更贴近人,是人口的流动、迁徙和安顿。”教授话锋一转,“中国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北方民族往南迁徙、渗透和融合的历史,施展老师在《枢纽》里讲得很透彻。以前历史书总定一个正朔,多以中原汉民族王朝为正朔,现在要明白,中华大地上的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

“人口迁徙具体有什么影响呀?”秦易问道。

“影响可不小。中国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移民迁徙,不仅决定了历史走向,还塑造了现在各地的民风民俗,甚至影响周边国家形成。比如中亚各国的形成,就和中国西部、北部历史上的人口迁徙有很大关系,所以了解历史不能忽略这部分。”教授回答。

“终于到我之前了解比较多的领域了!”蒋尘略带兴奋地说,“第五个维度是政治和权力吧?”

教授笑着点头:“对,这是过去历史书最强调的,甚至是唯一的维度。《春秋》《战国策》里基本记的都是政治权力变迁和战争。政治权力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八个维度中的一个。大家看最近30年西方人写的历史书,这部分占比大概只有1\/8,不是西方人不重视,而是我们过去太看重,把它的分量过度放大了。”

“原来如此,之前一直以为政治是历史的核心呢。”蒋尘恍然大悟。

“第六个维度,要把视野扩大,看国家在整体历史和世界中的位置。”教授继续讲解,“我之前提过大历史概念,就是把历史事件放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里考量。从空间上看,就是了解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比如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五四运动’和‘废除二十一条’,就得知道世界史上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华盛顿会议。”

“教授,为什么二十一条后来悄无声息消失了呀?”周游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