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 > 第266章 朱温设天罗地网,孤便掀了这棋盘!

第266章 朱温设天罗地网,孤便掀了这棋盘!(1 / 2)

赵猛一掌拍在案几上,厚重的木案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哀鸣。

“朱温老贼!”

他眼眶欲裂,血丝几乎要从眼角炸开,“主公,末将请命!即刻东进,与刘闯将军汇合!不把庞师古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末将誓不为人!”

“末将附议!”贺德伦满脸煞气,铠甲因身体的紧绷而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朱瑄兄弟是我们在东面的屏障,他们若倒,天平、泰宁二镇就成了朱温的地盘!”

“届时,我军宋州门户大开,直面宣武军兵锋,唇亡齿寒啊主公!”

请战的声音在大堂内激荡,将领们积压的怒火几乎要将屋顶掀翻。

救援朱瑄兄弟,已不仅仅是盟友道义。

更是迫在眉睫的生死存亡。

李烨的目光落在沙盘上。

那枚代表着“郓州”的木牌,显得如此孤立无援,他的眼神冷得像一口深冬的古井。

朱温这一手,算的不是兵法。

是人心。

是天下大势。

他用一座京观,不仅碾碎了朱瑾援军的胆气,更是向天下所有潜在的敌人,展示了一幅血淋淋的画卷。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李烨正要下令,调集主力,准备亲自去齐鲁大地上,称一称朱温的斤两。

就在这时!

一声凄厉到变调的“八百里加急”,从府衙外撕裂长空,带着令人心胆俱寒的惶急,由远及近。

一名信使,与其说是跑进来的,不如说是滚进来的。

他身上的甲胄早已碎裂,脸上混着干涸的血痂与尘土,整个人仿佛刚从鬼门关里爬出来。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被血浸透的怀中,掏出一卷同样浸满血污的黄绢。

他嘶哑地喊道:

“长安急报!邠宁军节度使王行瑜……谋逆!已攻入京城!圣人……危在旦夕!”

说完,信使身体一软,直挺挺地栽倒在地,人事不省。

“轰!”

整个大堂,仿佛被一道看不见的闪电劈中,刹那间陷入了绝对的死寂。

刚才还沸腾的怒火与杀意,瞬间被冻结。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脖颈,猛地从东面的“郓州”,硬生生转到了西面的“长安”。

如果说朱温的京观,是砸在心头的一记重锤。

那么王行瑜的兵变,就是一把从背后捅进心窝的尖刀。

高郁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卷黄绢。

绢上,字迹潦草惊惶,血迹让许多字都模糊不清。

但那触目惊心的内容,却让这位素来镇定的文书营主官,声音都变得干涩。

“主公……”

“王行瑜,在朱温暗中唆使下,率邠宁军主力,以‘清君侧’为名,突入长安。”

“神策军一触即溃,叛军……已在城中大肆剽掠,正围攻宫城,意图挟持圣驾!”

这哪里是什么“清君侧”。

这是第二个朱泚,第二个黄巢!

赵猛瞪圆了眼睛,满脸都是无法置信:“王行瑜这厮是疯了不成?那李茂贞呢?他就眼睁睁看着?”

“信中说……”高郁的声音顿了顿,补充道,“岐王李茂贞对王行瑜的行动大为震怒,却又……按兵不动。”

这句“按兵不动”,比千军万马还要让人心寒。

李茂贞不是震怒,是嫉妒。

是嫉妒王行瑜抢了先手,他正在隔岸观火,盘算着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大堂内的气氛,降至冰点。

一个难题刚出现,另一个更致命的难题便接踵而至。

东面,是盟友存亡,是袍泽血仇,是实打实的战略要地。坐视不理,朱温吞并齐鲁,实力暴涨,忠义军将陷入东西夹击的绝境。军心士气,江湖道义,都将荡然无存。

西面,是天子,是大义名分,是整个大唐法理上的最高象征。见死不救,他李烨这个新封的“魏王”,这个朝廷亲命的“京畿防御使”,就会沦为天下最大的笑柄,一个不忠不义的懦夫。之前在长安搏来的一切声望,都将化为乌有。

救东,则失西。

救西,则误东。

朱温与王行瑜,一明一暗,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将他李烨死死钉在了这根命运的十字桩上。

“他娘的!”赵猛一拳砸在自己大腿的铁甲上,发出“铛”的一声闷响,手臂上的肌肉都在颤抖,“这帮狗娘养的,算计得真他娘的准!”

“主公,末将以为,当先救驾!”一直沉默的葛从周出列,他的声音像磐石一样稳。

“齐鲁之危,在于一地之得失;长安之危,在于国本之存亡!”

“国本动摇,则天下再无规矩,人人皆可为王行瑜!我军受封于朝廷,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此时若弃天子于不顾,则大义尽失,日后还如何号令群雄?”

葛从周的话,字字千钧。

在场不少将领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是刻在骨子里的道理。

“葛将军此言差矣!”贺德伦急了,向前一步。

“救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等我们大军赶到,长安的黄花菜都凉了!可郓州就在眼前,刘闯将军和朱瑾的三万弟兄,正眼巴巴等着我们去救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朱温吃掉,我贺德伦做不到!”

两派意见激烈碰撞,谁也说服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