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 > 第93章 回军濮州,李克用赠马

第93章 回军濮州,李克用赠马(1 / 2)

濮州军的营地扎在开封以西三十里的官道旁,篝火在雨后的清晨泛着潮湿的烟。

李烨翻身下马时,靴底沾满了泥浆,甲胄上的水迹还未干透。

赵猛指挥着亲卫们卸甲,铁槊往地上一戳,溅起的泥点打在帐篷上,发出噗噗的轻响。

“使君,弟兄们都没睡好。” 赵猛粗声说道,眼角的红血丝暴露了他彻夜未眠,“要不要让葛将军先派人去前面探路?”

李烨摇头,目光扫过正在埋锅造饭的士兵。

泰山都的伙夫正将粟米倒进陶罐,蒸汽混着水汽在晨光里弥漫,几个刚换岗的哨兵靠在树干上打盹,手里的长戟却依旧握得很紧。

“让弟兄们吃饱再走,” 他沉声道,“告诉葛从周,加快速度清点物资,半个时辰后拔营。”

罗隐抱着账簿从主营帐里出来,羊皮纸被雨水浸得有些发皱。

“使君,昨夜的损耗统计好了。” 他指着账簿上的数字,“亲卫折损十七人,战马伤了九匹,还丢了三车箭矢。朱温的人追出二十里就撤了,像是故意放咱们走。”

“不是故意放,是没空追。”

李烨接过账簿,指尖划过十七这个数字,眉头微蹙.

“李克用的黑鸦军在西门外杀了个回马枪,据说斩了朱温两员偏将,宣武军此刻怕是忙着收拢残部。”

他将账簿递回去,“让霍存断后,保持三里距离,提防追兵。”

拔营的号角在辰时三刻吹响。

八千濮州军如一条长龙,沿着官道缓缓向西行进。

陷阵都的重骑兵在前开路,铁蹄踏过泥泞的路面,留下深深的蹄印;泰山都的步兵居中护卫辎重,葛从周骑着马走在队伍侧面,时不时停下来检查粮车的捆扎;霍存与王虔裕并辔而行殿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两侧的山林。

行至正午,队伍来到一处名叫落马坡的隘口。

这里两侧是陡峭的山壁,中间的官道仅容两车并行,正是易守难攻之地。

李烨勒住马,望着隘口深处,对赵猛道:“让陷阵都放慢速度,派十名斥候先去探路。”

赵猛刚要应声,隘口那头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十余名骑兵疾驰而出,为首的人身披红袍,见到李烨的旗号,立刻翻身下马:“李节帅!末将是河东军的偏将李承嗣,奉李大帅之命,特来送谢礼!”

李烨挑眉。李承嗣是李克用麾下的老将,此刻却只带十骑前来,显然是有要事相商。

“李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 他翻身下马,“帐中说话。”

临时搭建的营帐里,李承嗣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双手奉上:“大帅说,上源驿之恩,没齿难忘。朱温那厮阴险狡诈,他日必与我等为敌,愿与节帅结为同盟,共抗宣武军。”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地补充道,“大帅感念节帅援手之情,特备薄礼相赠。翻过前面那道山梁,有两千匹河东好马,皆是久经沙场的良驹,已由五百沙陀骑兵护送到此,还请节帅笑纳。”

这话一出,帐内众人皆惊。

赵猛忍不住低呼:“两千匹!”

要知道,在这乱世,战马的珍贵程度堪比神兵利器,一匹好马能让骑兵的战力翻倍,两千匹河东好马,足以武装一支精锐铁骑,其价值不可估量,说是堪比坦克也毫不为过。

李烨也颇为意外,他展开密信,上面是李克用潦草的字迹,只写着 “朱三奸贼,共讨之”六个字,末尾按着鲜红的指印。

他将密信凑近烛火点燃,看着纸灰在风中飘散,对李承嗣道:“李大帅这份厚礼,李某愧不敢受。上源驿之事,本就是举手之劳。”

“节帅此言差矣。” 李承嗣朗声道,“大帅常说,乱世之中,恩义最难能可贵。节帅于危难之际伸出援手,这份情,我河东军必当百倍奉还。这些战马,是大帅的一片心意,还请节帅务必收下,也好让我等心安。”

李烨看着李承嗣恳切的神情,心中感慨。

李克用虽性情刚烈,却也是个恩怨分明、有恩必报之人。

在这尔虞我诈的乱世,这份情谊更显珍贵。

他点了点头:“既如此,李某便却之不恭了。请转告李大帅,这份恩情,李某铭记在心,他日若有差遣,忠义军万死不辞。”

李承嗣脸上露出笑意,又道:“大帅还说,节帅若有需,河东军五万铁骑,随时听候调遣。”

李烨颔首:“请转告李大帅,同盟之事,李某应了。只是眼下,我等都需养精蓄锐。”

李承嗣刚走,罗隐就难掩激动地进来:“使君,两千匹河东好马啊!有了这些马,陷阵都便能再扩编一倍,我军的骑兵战力将大增!”

“这正是李克用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