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行则若有所思地看着苏想,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郑涛不甘心,又提出了几个基于传统超算架构的优化建议,无一例外都被苏想用严谨的逻辑和更深层次的理论依据轻描淡写地化解。
他原本是来看笑话的,却发现自己成了被现场教学的对象,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接下来的几天,郑涛依旧留在仓库实验室,但那股趾高气扬的劲儿收敛了不少。
他不再轻易开口指点,而是默默地观察,有时甚至会盯着那些在他看来杂乱无章的线缆和闪烁的指示灯发呆。
而苏想团队,在经历了最初的调试失败后,并没有气馁。
他们调整思路,从最底层的数学原理重新推导,由陈知行主导,尝试构建一套全新的、更适合异构并行的基础算子库。
这个过程极其枯燥和艰难,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
又是一个深夜,仓库里只剩下苏想、陈知行和负责硬件调试的周炽。
郑涛居然也没走,坐在角落里,假装整理笔记,实则竖着耳朵听。
周炽为了测试一个新的驱动方案,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眼睛里布满血丝。又一次尝试失败后,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妈的!还是不对!
这鬼东西怎么就这么不听话!”
苏想走过去,递给他一杯已经冷掉的开水,然后俯身看向屏幕上的报错信息。
她的侧脸在仪器的微光下显得异常专注和柔和。
“这里,”
她指着一段晦涩的底层日志,
“时序有点问题。
可能不是驱动的事,是主板时钟信号在低温下产生了漂移。”
这个判断极其细微,需要对她亲手设计的硬件结构和低温物理都有深刻理解。
周炽一愣,立刻按照她的思路检查,果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时钟同步误差!
修正之后,那个困扰了他大半天的驱动问题,迎刃而解!
“我靠!想想!你才是真大神!”
周炽兴奋地差点跳起来,看向苏想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
连角落里的郑涛都忍不住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他没想到,苏想不仅理论功底深厚,对硬件底层的细节也把握得如此精准!
陈知行也走了过来,看着屏幕上终于顺畅运行起来的测试程序,嘴角微微上扬,
看向苏想的目光里,带着深沉的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与有荣焉。
就在这时,原型机上一排原本黯淡的指示灯,突然齐齐闪烁了一下,然后稳定地亮起了柔和的绿光。
虽然只是整个系统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被成功驱动,但那稳定的绿光,
在这寒冷漆黑的深夜里,却像荒野中的第一颗星辰,带来了穿透一切阴霾的希望之光。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那点点微光。
苏想伸出手,轻轻触摸着那还有些冰冷的机箱外壳,
感受着内部芯片开始规律运行的微弱振动,冷的发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极其疲惫,却真实而温暖的笑容。
第一步,他们终于,踉踉跄跄地,迈出去了。
连郑涛,都看着那绿光和苏想的侧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眼神复杂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