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涛穿着笔挺的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与仓库实验室里穿着臃肿棉服、满手油污的众人格格不入。
他带着吴冬明亲笔签名的介绍信,名义上是【学习交流新型计算架构经验】,但那双藏在眼镜后的眼睛里,却写满了毫不掩饰的审视与挑剔。
他被周炽不情不愿地引进来时,正看到苏想和几个核心成员围在原型机前,
对着屏幕上杂乱无章的数据和低得可怜的计算效率愁眉不展。
“这就是……【类脑计算】原型机?”
郑涛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讶异,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破烂,
“这布线……这散热……苏博士,你们这实验环境,未免也太……因地制宜了吧?”
他刻意停顿,选了一个看似中性实则充满嘲讽的词。
周炽的火气“噌”就上来了,拳头捏得咯咯响,被李泽川一个眼神按住。
李泽川皮笑肉不笑地接话:
“郑同学从超算中心那种殿堂来的,看不上我们这寒窑正常。
不过嘛,庙小不一定没真佛,就看有没有慧眼了。”
郑涛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自顾自地走到一台还能运行的工作站前,熟练地调出原型机的测试日志和底层代码。
“啧啧,这算法效率……还在用这么基础的并行处理思路?苏博士,您这类脑的概念是很新,但这实现路径,是不是有点……过于理想化了?”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段代码,语气带着专家式的指点,
“这里,还有这里,逻辑冗余太多,完全不符合超算优化的基本原则。
难怪效率这么低。”
他的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团队成员的心上。
王琳气得脸色发白,赵河更是扭过头去,不忍再看。
苏想却仿佛没有听到他的嘲讽。
她走到郑涛身后,平静地看着屏幕上的代码,那是她和陈知行耗费无数心血设计的核心逻辑之一。
“郑同学认为这里的冗余不合理?”
“当然!”
郑涛自信满满,“按照经典计算理论,这里完全可以合并优化,至少能提升百分之十的局部效率!”
“然后呢?”
苏想追问,眼神专注。
“然后?”
郑涛一愣,“然后效率就提升了啊!”
“提升局部效率,牺牲的是整个网络的异步性和容错能力。”
苏想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洞察本质的穿透力,
“类脑计算的核心优势之一,就在于其分布式、冗余化的结构带来的鲁棒性和低功耗。你眼中的冗余,恰恰是我们设计的备份和弹性。
用处理确定性问题的最优解,去框定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仿生架构,郑同学,你觉得这合适吗?”
郑涛被问得一噎,脸瞬间涨红了。
他试图反驳,却发现自己在“类脑计算”这个领域的知识储备,远不足以支撑他与苏想进行深度辩论。
他引以为傲的“经典计算理论”,在这里仿佛撞上了一堵全新的、看不见的墙。
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周炽差点笑出声,被李泽川踢了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