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继续。
关于那个收敛速度的问题,我还有一个想法……”
讨论在一种微妙而并不尴尬的气氛中结束。苏想离开媒体实验室时,心情复杂。
她佩服伊桑的坦诚和风度,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心之所向。
回到“普罗米修斯”,她习惯性地检查那个加密跳转邮箱,试图用工作转移注意力。
然而,这一次,邮箱里空空如也。
那条与远方联系的脆弱丝线,再次陷入了沉寂。
就在她感到一丝失落时,她的私人助理敲门进来,递给她一个厚厚的、没有任何寄件人信息的联邦快递信封,表情严肃:
“苏博士,这是刚刚收到的。
安保部门已经初步扫描,未发现危险品,但来源……无法追踪。”
这封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厚信封,里面装的并非什么机密文件,
而是一沓沓看似毫无关联的、来自不同领域的过期学术期刊复印件、实验设备说明书残页、甚至还有一些泛黄的、手写的数学演算草稿。
杂乱无章,如同从废纸回收站里随机抽取的“垃圾”。
然而,苏想深知,在这个敏感时刻,用如此隐秘的方式送到她手中,绝不可能是真正的废纸。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尖细细摩挲着纸张的纹理,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细节。
终于,在某一页看似普通的实验数据记录表的右下角,她发现了一行用极细的、近乎消失的铅笔写下的、与印刷体截然不同的手写数字和字母组合。
它们伪装得像批注或编号,排列方式却隐隐符合某种规律。
是密码!
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极其复杂的编码方式。
苏想立刻尝试用她所知的几种常见解密方法,均告失败。
这种加密方式的水准极高,远超普通学术交流或商业间谍的范畴。
寄信人是谁?是警告?是试探?还是……想传递某种无法通过常规渠道送达的信息?
一连几天,苏想都沉浸在破解这行密码之中,连与伊桑约定的讨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她尝试了各种数学变换、频率分析,甚至动用了【凤凰】项目组的计算资源进行暴力破解尝试,却始终无法窥其门径。
这天,她又在媒体实验室,对着画满了破解思路的白板发呆,连伊桑走到身边都没有察觉。
“遇到麻烦了?”
伊桑清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苏想回过神,下意识地想将资料合上,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指着那行密码,带着一丝挫败感说:
“一个无法破解的密码。结构很奇特。”
伊桑俯身,淡琥珀色的眼睛专注地审视着那行字符,修长的手指在空中无意识地划动着轨迹。
他看了足足五分钟,期间一言不发,然后忽然拿起笔,在旁边干净的白板上写下了一连串极其复杂的、涉及数论和群论的公式。
“不是标准的军用或商业密码。”
他语气肯定,“更像是……基于某个特定数学难题的私人加密。
看这个模运算的结构,和这个置换规则,设计者是个高手,而且对代数数论有极深的造诣。”
他一边说,一边快速推导,很快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解密框架。
苏想看着他的推导过程,伊桑的思路如同利剑,精准地劈开了她一直无法突破的迷雾!
在他构建的框架下,那些杂乱字符开始显露出内在的逻辑。
“需要找到一个【钥匙】,”
伊桑停下笔,看向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