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毒舌一如既往的犀利,且精准地戳中了顾延舟前后行为矛盾的核心。
“川子!”
周炽忍不住笑出声。
陈知行无奈地摇了摇头。
苏想也有些哭笑不得,但不得不承认,李泽川这话虽然难听,却并非全无道理。
尽管内心各有想法,但既然是学校官方下达的协作任务,团队还是决定接下。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挑战,也可能是一个将模型应用于更广阔工业场景的机会。
第一次项目对接会,在北大的一间会议室举行。
顾延舟带着他的两名技术助理准时到场。
他依旧风度翩翩,穿着考究的西装,但眉宇间难掩一丝疲惫和焦虑。
看到【北斗团队】四人,他主动起身,态度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诚恳:
“陈同学,周同学,苏小姐,李同学,这次真是要麻烦各位了。
生产线停一天,损失都是巨大的。”
他绝口不提之前的不愉快,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寻求技术帮助的姿态。
李泽川大剌剌地坐下,二郎腿一翘,抢先开口,语气懒洋洋却带着刺:
“顾总,客套话就免了。
咱们还是直接点,你那套宝贝机器,到底是哪儿【水土不服】了?
先把你们能提供的所有数据、日志、还有那群东洋工程师之前折腾过的所有【药方】,甭管有用没用,全都交出来。
别跟挤牙膏似的,我们没空猜谜。”
顾延舟被他这番毫不客气的开场白噎了一下,但他毕竟久经商场,很快调整过来,示意助理将准备好的资料递上:
“李同学快人快语,应该的。
所有相关资料都在这里,包括我们能收集到的生产参数和故障时间点的记录。”
顾延舟提供的资料比预想的还要混乱。
日文、英文、繁体中文混杂,数据记录不全,日志文件多有缺失,那几个日本工程师之前的调试记录更是语焉不详,仿佛刻意隐瞒了什么。
“这活儿可真不好干。”
周炽对着满桌的资料哀嚎,“简直就是一团乱麻!”
陈知行已经迅速将关键数据录入终端,尝试进行初步分析,但进展缓慢。
“数据质量太差,噪声很大,而且关键节点的监控数据似乎被人为过滤或删减过。”
苏想则埋头于那些残缺的生产日志,试图从时间序列和事件关联中找到蛛丝马迹。
“你们看,每次良品率暴跌,都发生在这几种特定图案开始生产后的第17到23分钟之间,非常规律。这不像随机故障。”
李泽川对着一堆日文技术手册看得头晕,烦躁地扔到一边,对着空气骂道:
“小鬼子就是不实在!肯定藏了一手!顾延舟这钱花得可真冤,请来一帮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