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平安夜的灯火(1 / 2)

这天晚上,又一轮失败的模拟测试后,已是凌晨两点。

周炽扛不住趴在桌上睡着了,李泽川也被一个紧急电话叫走。

机房里只剩下陈知行和苏想。

陈知行依旧站在白板前,像一尊凝固的雕像,只有偶尔划过公式的手指显示他还在思考。

苏想整理完最后一批数据,揉了揉发涩的眼睛,起身去倒水。

她给陈知行也倒了一杯,轻轻放在他手边。

“谢谢。”

陈知行没有回头,声音有些沙哑。

“还在想那个响应延迟的问题?”

苏想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轻声问。

“嗯。”

陈知行简短地应了一声,“传统的反馈调节和参数自适应,都无法解决这种量级突变带来的系统惯性。”

苏想没有打扰他,只是安静地坐在不远处,借着台灯的光,翻阅着一本厚厚的《非线性动力学》。

她知道自己理论深度不如陈知行,但她相信,有时候解决问题的钥匙,可能藏在不同的视角里。

窗外的北风呼啸着,卷起枯叶拍打着窗户。

机房里,只有书页翻动和粉笔偶尔划过的细微声响。

时间悄然滑向十二月二十四日,一个在85年校园里还并不太受重视的、被称为“平安夜”的日子。

大多数学生早已沉浸在梦乡,或是在教室里进行最后的期末复习冲刺。

机房里的两人,却浑然不觉日期的变化。

苏想合上书本,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无意识地扫过窗外漆黑的夜空。

忽然,她想起之前处理医疗数据时的一个细节——姐姐苏念的心脏在应对某些药物时,会有一个短暂的“不应期”,在此期间对后续刺激反应迟钝。

“陈知行,”

她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你说,经济系统在面对巨大外部冲击时,会不会也存在一个类似的、短暂的【混沌不应期】?

在这个期间,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是混乱甚至停滞的,传统的线性或弱非线性模型根本无法刻画这种状态?”

陈知行猛地转过身,镜片后的眼睛骤然亮起,如同暗夜中点燃的星辰!

他一直纠结于如何让模型“更快响应”,却从未想过系统本身可能存在一个“无法快速响应”的短暂阶段!

“混沌……不应期……”

他喃喃重复着这几个字,猛地抓起粉笔,用力划掉了白板上之前关于加速反馈的设计,快速写下一行新的标题——【基于暂态混沌理论的外部冲击响应延迟建模】

“不是模型不够快,而是系统本身在这个阶段处于一种高度无序的暂态!”

陈知行语速飞快,思路如同决堤的洪水,

“我们需要引入描述混沌边缘行为的数学工具,比如李雅普诺夫指数谱的瞬时分析,来识别和量化这个不应期!

在这个期间,模型不应该强行预测具体路径,而是应该给出系统可能演化方向的【概率云图】和脆弱性评估!”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思路!

将问题从“如何让模型跟上变化”转变为“如何让模型识别并刻画系统自身的停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