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调整决赛方案!”
陈知行斩钉截铁,“原计划详细阐述的特征工程和创新点不能再作为重点。”
“他们不是以为拿到了我们的底牌吗?我们就给他们看一张新牌!”
“我们要把展示核心,转移到对方未能窃取的那部分——也就是模型在超算上运行后,产生的结果分析、医学洞察力以及其背后的动态优化哲学上。”
李泽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眼中精光一闪:“声东击西?”
“用医学价值的光芒,掩盖可能被窃取的技术细节?可以!这是个思路!”
苏想也瞬间醒悟。
是啊,模型的终极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
那个预警了姐姐用药风险的案例,就是最有力、最动人的证明!
这恰恰是窃密者无法偷走、也无法短时间内理解透彻的核心价值!
“我们需要重新组织答辩讲稿,突出医学洞察和社会价值,技术部分只讲最关键、最创新的亮点,细节模糊处理。”
陈知行迅速定下策略。
这是一个急转弯,意味着大量的演示材料和讲稿需要重新准备。
“妈的,时间这么紧!”
周炽烦躁地抓着头皮。
“再紧也得做。”李泽川已经开始动手整理现有的结果报告。
苏想深吸一口气,努力将愤怒和不安压下。
她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和专注。
“我来负责梳理医学洞察部分,这部分我最熟悉。”
新的策略定下,四人立刻投入到紧张的临阵磨枪中。
通宵达旦,重新演练。
出发前往美国的前一晚,四人最后核对行李和资料。
苏想仔细地将重新整理好的答辩手稿、数据图表以及那本至关重要的姐姐的蓝皮笔记本复印件,小心地放进随身的帆布包里。
就在这时,招待所前台的喇叭响起:“北京大学陈知行同学,有国际长途电话找!”
陈知行微微蹙眉,这个时候,谁会从国外打来电话?
他快步走向前台。
陈知行接完电话回来,表情看不出太多变化,只是简单说了句:
“是组委会确认行程和接机事宜。”
便不再多言。
但苏想隐约觉得,他那通电话的时间似乎有点长,而且他回来时,镜片后的眼神似乎比平时更沉静了些许。
不过,出发在即,她也无暇细想。
第二天,一行人赶往机场。
85年的首都机场,远没有后世的繁华,但第一次出国的苏想,依旧被那种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氛围所感染。
繁琐的检查手续、印着国徽的护照、需要单位介绍信才能兑换的少量外汇……一切都充满了时代的印记。
登上那架巨大的波音747客机,看着舷窗外的景物逐渐变小,最终融入云海,苏想的心也随着飞机一起,飞向了未知的太平洋彼岸。
漫长的飞行是枯燥的。
周炽一开始还很兴奋,东张西望,没多久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李泽川戴着耳机,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