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的余波尚未平息,陈耀祖和家人商议,决定带着这份天大的荣耀,回一趟根之所在——陈家村。
消息比他们的马车跑得还快。
当他们一行人,包括激动不已的陈铁柱老两口,以及非要跟着去看热闹的王老爷子一家的马车刚到村口。
就发现整个陈家村几乎倾巢而出,男女老少,全都聚集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翘首以盼。
村长陈德贵穿着一身只有过年才舍得穿的半新褂子,站在人群最前面,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激动红光。
他一看到陈家的马车,立刻小跑着迎了上来,声音洪亮得整个村子都能听见:
“秀才老爷!大勇兄弟!铁柱叔!你们可回来了!咱们陈家村,出真龙了!”
村民们瞬间沸腾了,欢呼声、赞叹声此起彼伏。
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好奇地看着被众人簇拥着的、那个传说中的耀祖哥哥。
陈铁柱和钱秀娥在老伴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下马车。
两位老人努力挺直腰板,虽然衣着依旧朴素,但眉宇间那份由内而外的荣耀与自豪,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陈德贵上前,一把抓住陈铁柱的手,激动道:
“铁柱叔!侄儿我都听说了!九品登仕郎!九品孺人!这可是咱们陈家村开天辟地头一遭啊!这是咱们全村的荣耀!”
他不由分说,转身对着激动的人群高喊道:“乡亲们!开祠堂!祭告祖宗!咱们老陈家,出了光耀门楣的大功臣了!”
“开祠堂!祭祖宗!”村民们齐声呼应,声震四野。
在村长和族老们的簇拥下,陈耀祖一家和王老爷子一家,如同众星捧月般,被迎进了平日里庄严肃穆、非大事不得开启的陈氏宗祠。
祠堂内,香烟缭绕,烛火通明。陈氏列祖列宗的牌位静静地矗立在神龛之上。
陈启山亲自主持仪式,带领全体陈氏男丁,焚香叩拜,将陈耀祖立功受赏、陈铁柱钱秀娥获封诰命的大喜之事,郑重其事地祭告给了祖先。
陈启山更是激动地宣布,要将此事详细记录在族谱之上,并在祠堂前立一块“光耀碑”,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这份荣耀!
看着祠堂内庄重的仪式,听着村长和族人们由衷的赞叹,感受着那份血脉相连的骄傲,陈耀祖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他深知,这份荣耀不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辛勤养育他的家人,属于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王富贵站在他身边,看着这热闹又庄严的场面,也是与有荣焉,咧着嘴直笑。
陈铁柱和钱秀娥更是老泪纵横,跪在祖宗牌位前,喃喃诉说着心中的激动与感激。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还能因为孙儿的出息,得到朝廷的诰封,享受到如此风光!
有这么出息的孙儿,他们这辈子也是值了,哪怕下一刻就闭眼都已经对得起列祖列宗。
如此大的喜事过后,陈耀祖他们明白,再也耽搁不得。
早一日抵达赤水州,便能早一日安顿下来,为即将到来的乡试做更充分的准备,总好过临阵磨枪,仓促应对。
码头送别,场面颇为壮观。
王富贵身边除了几个精干伶俐的小厮,王老爷子执意相随,尽管老人有些晕船,但看着孙子即将奔赴前程。
眼中满是骄傲与期盼,怎么也要亲自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