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院试(一)(1 / 2)

当看到笑吟吟站起身来的大孙子时,两位老人的眼睛瞬间就红了。

钱秀娥也顾不得手上的水渍,几步上前,一把拉住陈耀祖的胳膊,上下打量,嘴里不住地念叨:

“瘦了,瘦了!在外面肯定没吃好!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

陈铁柱虽然没说话,但那微微颤抖的手和泛红的眼眶,也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他用力拍了拍孙子的肩膀,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几个沉重的动作。

店里的熟客们见到这一幕,也纷纷笑了起来,有人打趣道:

“陈老板,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今儿这餐可得给我们算便宜点!”

“算便宜点!都算便宜点!今天我侄子回来,我高兴!”陈二喜豪爽地挥手,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小小的快餐铺子里,此刻充满了温馨与欢腾的气息。

灶间,锅铲碰撞的声音变得更加欢快,那是婶子在为归家的游子烹制专属的美味。

陈耀祖被爷奶拉着坐下,听着他们关切的询问,看着小叔忙前忙后却掩不住喜悦的身影,心中被浓浓的亲情包裹着,只觉得一路风尘仆仆,在此刻都得到了最好的慰藉。

这就是家,无论走多远,都是最温暖的港湾。

当听到爹娘他们因为还要照看店里的生意,过年才能回来。

爷奶虽然有些失落,但到底也想得开,孩子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的是。

现在趁年轻多干一点孩子以后也就能轻松一些。

两年未曾归家,家中变化不小。

最令陈耀祖感慨的是,自家小弟陈耀宗已然背上书包,进入了学堂,开始了他的启蒙之路。

时光流逝之快,令人唏嘘。

在家中这段日子,陈耀祖过得格外舒心惬意。

对于即将到来的院试,他内心并无太多紧张,反而充满了十足的自信。

平日里,除了按部就班地温习经义、策论,他将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用来陪伴爷奶。

父母因他之故远在长乐郡经营,他自觉更应替父母在爷奶跟前多尽孝心,承欢膝下。

偶尔,他也会去徐夫子处坐坐,聊聊近况,请教些学问,夫子见他学识气度今非昔比,亦是老怀大慰。

年关将近时,陈大勇和张小花风尘仆仆地从长乐郡赶了回来。

他们已将郡城的店铺事务妥善交代,下定决心要等到陈耀祖院试结束之后才返回。

府试过后不久,院试的日期便日益临近。

许是到了梅雨时节,那段时间天公总是不作美,阴雨连绵,空气潮湿闷热。

张小花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早早为儿子备下了充足的单衣、厚实的防水油布,以及各种考场允许携带的保暖衣物,事无巨细,一一打点妥当。

陈耀祖在报名时,特意留意了此次院试的新规,不由得心中一喜。

最让广大学子头疼的“臭号”问题,今年得到了显着改善——恭桶不仅加了严实的木盖,还会安排专人一日清理一次!

这简直是天大的福音!

此外,今年院试考场内首次试行“包餐制”,考生只需缴纳一笔不多的银钱,便可由考场统一分配一日两餐的简单吃食。

如此一来,考生便能将更多精力专注于答题,不必再因腹中饥饿而打断思路。

毕竟他们每次花在吃饭上面的时间还真的挺多的。

陈耀祖与同样前来报名的王富贵得知后,皆是喜上眉梢。

然而,越是临近考期,陈家上下便越是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氛。

这实在不能怪他们,陈耀祖前两次科举的“惊险”经历,给家人留下了太深的心理阴影。

一到考试就状况频出,简直成了陈家的一块心病。

终于,在全家人提心吊胆的陪伴下,陈耀祖来到了院试所在地天元府。

院试乃一府之盛事,规矩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