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争锋夺势(1 / 2)

文魁大比总共3日时间,首日,聚焦于诗词歌赋。

总共三场。

这第一场“以诗会友”,规则新颖而刺激,瞬间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规则如下:评委出题,七方势力四大书院及鼎盛书院、江东书院、群英派(此为各地才子临时组建在一起的队伍)案前皆设一铜铃。

题目公布后,若有学子成诗,可抢先按铃。

半炷香内,最先按铃者需登台吟诵己诗,由评委判定。

若此诗被公认为“佳”,则其所在势力先得一分。

关键在于,半柱香燃尽前,其他势力若觉己诗更优,可随时按铃“反攻”。

若反攻诗被评委认定为更胜一筹,则分数转移!时辰一过,纵有传世佳句亦无效。

此规则既考才思敏捷,亦考心理素质与团队策略。

七方势力摩拳擦掌,紧盯各自案上那决定先机的铜铃。

待周督学将规则重申完毕,无涯书院副山长朗声一笑,上前于铺开的宣纸上,挥毫写下两个遒劲大字——少年!

“题目已出——‘少年’!诸生,请!”周督学手持题卷,绕场一周示众。

与此同时,旁边香案上,一根细长的计时香被点燃,青烟袅袅升起。

“少年”二字,看似简单,却意蕴无穷,可抒怀,可言志,可感时,可伤逝。

台下观众亦在窃窃私语,猜测着学子们会如何下笔。

陈耀祖心中飞快思索,这题目范围很广,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出既能切题又能惊艳四座的佳作,并非易事。

他正沉吟间。

“叮铃——!”

“叮铃——!”

两道清脆急促的铃声几乎不分先后,骤然打破了广场的寂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无涯书院案前,齐修远手指刚刚离开铃铛,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微笑。

而鸿儒书院案前,孙浩清亦同时收手,神色平静从容。

其他书院学子皆露惊容,没想到这两大书院反应如此神速!

裁判迅速判定:“无涯书院,先声夺人!”

齐修远傲然一笑,整了整衣袍,迈步登台。

他步伐稳健,仅用了六步便至台中央,面向评委与观众,拱手一礼,随即朗声吟道: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此诗一出,满场皆惊!

诗中描绘的咸阳游侠儿,豪迈任气,风流倜傥,武艺高强,建功立业,将少年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最后“纷纷射杀五单于”一句,气势磅礴,充满了盛唐边塞诗的雄浑气象,令人血脉贲张!

“好!好一个‘相逢意气为君饮’!”

“豪气干云!真乃少年楷模!”

“无涯书院,果然底蕴深厚!”

台下喝彩声如潮水般涌起。评委席上,几位大佬也纷纷颔首,面露激赏。

璇玑山人抚掌道:“此诗颇有古风,意气昂扬,刻画入微,难得,难得!”

就连外围一些看热闹的读书人也是纷纷夸赞不已。

虽然无涯书院不是他们本土书院,但对方的学子的确是有才。

齐修远负手而立,享受这万众瞩目的时刻。

周督学看向孙浩清:“鸿儒书院孙浩清,是否坚持应战?”

孙浩清淡然一笑,拱手:“学生愿试。”他步履从容,三步并作两步便上了台,与齐修远并肩而立,气度丝毫不落下风。

鸿儒书院区域顿时爆发出热烈的助威声,陈耀祖、赵廷霄等人亦用力鼓掌。

因为其他书院,来的都是当届的新生,所以鸿儒书院出面应战的自然也是新生。

老生在出战的话,赢了也是胜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