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丰县,与王、刘两家分别后,陈大勇父子径直回家。
刚进院门,早已望眼欲穿的钱秀娥和张小花就迎了上来。
见到陈耀祖虽然精神尚可,但明显清减憔悴了不少,两个女人顿时心疼得眼圈都红了。
“哎呦我的乖孙!可是又受苦了!”钱秀娥拉着孙子的手,上下打量。
“瘦了,肯定又没吃好睡好…”张小花抹着眼泪,语气哽咽。
两人见状,更是对那清虚道人的话深信不疑。
钱秀娥一边张罗着给孙子做好吃的,一边忍不住埋怨:
“那些老祖宗也是!死了不好好保佑后人,尽拖后腿!咱家耀祖要是真出息了,他们脸上不也有光?”
陈耀祖笑着将带来的礼物分发给家人,听着奶奶和母亲的唠叨,心中既温暖又有些无奈。
他对迁坟改运之说将信将疑,觉得对先人不甚尊重,但回想起考场中那接连不断的“意外”,又觉得或许…宁可信其有吧?
难不成就因为他都已经投胎重新做人了,还没忘却上辈子的记忆?地府就找他麻烦。
若真能换来日后科场平安,些许“不敬”也只能日后多烧纸钱告罪了。
家人收到礼物,皆大欢喜。
钱秀娥当即戴上抹额,美得合不拢嘴;
几个姐姐对绢花爱不释手;
小耀宗更是抱着拼图玩具,咯咯笑着满院子跑,嘴里不停喊着“哥哥最好!”
翌日,陈耀祖如约前往徐夫子家。
徐伯热情地将他引入书房,不久,王富贵和刘文书也到了。
徐夫子仔细看了三人默写出的答卷。
刘文书的答案确实平平,府试希望渺茫;
王富贵的文章扎实稳健,中榜有望;
而当他看到陈耀祖的答卷时,眼中不禁爆发出惊艳的光芒——
经义精深,诗赋立意高远,律法题析理透彻,策论更是务实周详!
尤其是那篇策论,见解之老辣,完全超乎其年龄!
“好!好!耀祖,此次府试,你大有可为!”
徐夫子抚须赞叹,虽嘴上说着“人外有人”,但心中已认定弟子必能高中前列。
他又宽慰了刘文书几句,便给三人放了几天假,让他们好生休养。
陈耀祖归家后,发现爷奶和父母已在收拾行装。
原来老两口始终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惦记着乡下的田地和鸡鸭。
如今孙子考完了试,他们便打算回乡下去住。
陈耀祖心想左右放假,便决定一同回乡,也正好参与迁坟之事——这毕竟是因他而起。
小小的陈耀宗见大哥又要走,立刻化身“小挂件”,眼泪汪汪地抱着哥哥的腿不撒手。
小婶刘翠兰见状,索性也给小儿子收拾了小包袱,让他跟着哥哥去村里玩几天。
回村的牛车上,充满了小耀宗叽叽喳喳的童言童语。
陈耀祖抱着弟弟,指着路边的花草庄稼教他认物,偶尔还念上几句《三字经》,一路上倒也其乐融融。
回到熟悉的陈家村,村民们见到他们,态度愈发热情恭敬。
如今陈家不仅有钱,更出了个有功名的读书种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谁不想结个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