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县试(一)(1 / 2)

徐夫子亲自领着五名弟子前来办理手续。衙吏按册唱名,查验身份。

“陈耀祖!”

“学生在!”

“籍贯?”

“清丰县,陈家村人。”

“年岁?”

“虚岁九岁。”

衙吏抬头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身形尚小却目光沉静的少年,在册上仔细记录。

接着又核对了其父母、祖父母姓名,确保三代以内皆身家清白,非倡优皂隶之流。

最后,衙吏高声唱道:“认保廪生?” 徐夫子即刻上前一步,递上自己的廪生身份文书,朗声道:

“廪生徐守业,认保陈耀祖、王富贵、方文山…等五人。

此五人皆身家清白,品行端方,符合应试之规。”

至于为何没有姚宗胜的名字?那当然是因为对方,籍贯不在此地。

每个人都要前往自己的籍贯地,才能够参加科举。

再加上此地的主考官可是对方的亲祖父,就算避嫌,对方也不可能在这里考。

等办完1系列手续繁琐却有序。完成报名,拿到准考凭证,陈耀祖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考试前夜,张小花特意为儿子做了一碗卧了荷包蛋的阳春面,寓意“百分顺遂”。

陈耀祖仔细检查了考篮:崭新的毛笔数支、墨锭、砚台、镇纸、水壶、油布(防雨兼作桌布)、几块耐放的干粮、一小罐藕粉,甚至还有一床薄被——

县试连考五场,每场一日,号舍简陋,夜间极寒,需自备御寒之物。

然而,翌日清晨,诡异的事情接连发生。

刚起身,准备最后查验考篮时,陈耀祖赫然发现。

昨日新买的那支最好用的狼毫笔,竟齐根断了!他心头猛地一跳,一股不祥的预感掠过。

“怕是耗子磕了?”陈大勇宽慰道,“无妨,不是还有备用的么?”

匆匆换上母亲准备的单层青布直裰(按规定不得穿夹棉衣物),吃过面条,陈耀祖提起考篮出门。

岂料刚迈过门槛,竟莫名其妙地被门槛绊了一下,结结实实摔了个平地跤!

全家人都惊呆了。陈耀祖自幼虽不算多么身手矫健,但也绝非笨拙之人,这等低级失误从未有过。

“没事吧耀祖?”钱秀娥心疼地扶起孙子,“可是太紧张了?”

陈耀祖拍拍尘土,心中那股异样感更浓了,却只能强笑道:“没事,阿奶,许是没睡醒。”

更蹊跷的还在后头。

前往考场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石桥,平日畅通无阻,今日竟被一辆看似故障的运货马车堵得严严实实。

后面堵了长长一串赶考的人和车轿,焦急的抱怨声此起彼伏。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眼看就要误了时辰!

陈大勇一跺脚,二话不说,扭头跑回家,竟扛来了自家的一扇门板!

“耀祖,坐上去!”

陈大勇将门板放入冰冷的河水中,自己噗通一声跳下河,咬着牙,推着坐在门板上的儿子,奋力向对岸游去。

二月的河水冰冷刺骨,陈大勇冻得嘴唇发紫,却拼尽全力。

其他人也是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