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竞争(1 / 2)

陈耀祖与王富贵面面相觑,一时竟有些哭笑不得。

这突如其来的挑战书,下得真是毫无道理,却又符合那少爷唯我独尊的性子。

然而,到了下午的课上,两人便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县令孙子的实力。

徐夫子提出的问题渐深,姚宗胜不再沉默,开始频频发言。

他引经据典之娴熟,见解之新颖,思路之敏捷,远超过乙班绝大多数学生,甚至连甲班的一些优秀学子恐怕也有所不及。

他的口音带着一点苏杭一带特有的软糯,但言辞却犀利精准,每每语出,都能引来同窗们惊叹的目光。

果然不愧是来自文风鼎盛、教育水平远超本地的苏杭地区!众人心下暗叹,这插班生,确实厉害得紧!

陈耀祖的面色也渐渐凝重起来。

他能感觉到,姚宗胜的学识储备和反应速度,目前的自己确实难以匹敌。

对方显然受过极其系统且高水平的教导,视野开阔,基础扎实。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在陈耀祖心中油然而生。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天赋和努力固然重要,但缺乏顶级的资源和环境,想要脱颖而出,竟是这般困难。

要知道对方的身份也不过是一个县令之孙,所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制的。

就已经达到了如此地步,那么像那种更高阶层的世家子弟,他又如何去追赶呢。

陈耀祖只觉得,读书读的越多,接触的人越多,他就越渺小。

眼前的姚宗胜,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自身的不足,也映出了横亘在前路上的、无形的差距。

学堂窗外的秋风拂过,带来些许凉意。

陈耀祖握紧了手中的书卷,目光变得愈发坚定。

挑战已然来临,他唯有更加奋勉,方能在这条并不平坦的求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乙班第一的名头或许虚妄,但超越自我、步步向前,却是实实在在的目标。

再加上陈耀祖,在读书这方面他自认为不比任何人差。

他与姚宗胜之间,一场无形的较量,已然悄然拉开了序幕。

暮色渐浓,学堂散学的钟声余韵未绝,大多数同窗已如归巢的雀鸟般欢快地离去。

然而,乙班后排的四个身影却依旧留了下来,这几乎成了近月余来的常态。

自姚宗胜加入后,徐夫子那间弥漫着墨香与书卷气的书房里,开小灶的弟子便从三人增至了四人。

这姚宗胜,性子确是别扭到了极点。

他像一只误入鸭群的白鹤,总带着与生俱来的疏离与矜傲。

除了因学业而被徐夫子安排在一处,他几乎不屑于与王富贵和潘仁有任何多余的交流。

他的目光偶尔会掠过他们,那眼神清澈却冰冷,仿佛在看某种无关紧要的摆设。

唯独对陈耀祖,他的态度复杂难明。

那是一种掺杂着竞争、警惕,以及一丝极不情愿的认可的别扭关注。

实在是因为陈耀祖在学业上“咬”他咬得太紧!

虽然“乙班第一”的名头至今仍稳稳挂在他姚宗胜的名下,但两人课业文章上的差距,往往仅在毫厘之间。

更让姚宗胜如鲠在喉的是,偶尔徐夫子考教一些偏重实务或需要奇巧思路的题目时。

陈耀祖那家伙竟能异军突起,反压他一头,将他挤到第二的位置上去!

这段时间的乙班课堂,俨然成了这两人没有硝烟的战场。

徐夫子每有提问,底下学子们的目光便会不由自主地在陈耀祖与姚宗胜之间逡巡,期待着他们的应对,比较着他们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