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功成名就。《晋书》载郤诜桂林一枝典故,唐宋以降,桂圆成为科场吉兆,寓意。
干瘦肉条也是最重要的(束修之礼)
源自孔子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十条干肉为基本贽见礼,既表诚心,亦含十年寒窗的坚持。
其实东西都算不得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也就肉干稍微贵了一些。
但这样的一种形式感,就连陈耀祖都觉得对于师者来说,这一步就多了许多郑重和尊重。
除了这些拜师的六礼,他爹还给她准备了一个模样精巧的书篓。
眼前这书篓竹篾编就,精巧玲珑,方方正正,不过二尺长短,恰合稚子背负。
这书笺外看虽然极是朴素,青篾细密交织,经纬分明,边角处裹以粗布,既防磨损,又添几分韧劲。
箧盖微拱,覆以桐油浸过的粗布,雨水滴落,便如荷叶滚珠,半点不沾。
两侧系着麻绳,可单肩斜挎,亦可双手捧持,行走时轻轻晃动,书册也会保持安稳,不散不乱。
陈耀祖越看越喜欢,这古代版的书包,简直就是工艺品的级别。
揭开箧盖,别有洞天。上层可以放置笔墨纸砚。
下层用来放书,十几本也不成问题,其中还有一个格子,估摸着应该是用来放喝水的竹筒。
这般这样经过特殊处理的书箧,看似粗陋,实则处处见匠心。
竹篾柔韧,冬不裂,夏不蠹;桐油布防潮,梅雨季节亦不霉坏。
陈耀祖也是没忍住,背上身,掂量掂量,来回踱步。
连连夸赞他爹买的真好,而陈家人看着陈耀祖背着个书篓,那副小小书生的模样,格外让人欢喜。
现在东西都已经准备完毕,陈铁柱特意去族公家里,求了个好日子。
时间就定在后天,听说那天日子好,诸事皆宜。
陈耀祖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也不免紧张起来。
他觉得自己上辈子去读书的时候都没有这种感觉。
毕竟那时候国家实行义务教育,他这样的孩子,就是应该要去读书的。
可这是古代,文人有文人的风骨,想要读书,除了一定的经济支撑,还得自身有天分。
如果自身都是个榆木疙瘩,别提受得夫之看重,对方收不收都是个问题。
哪怕陈耀祖,也是拥有过状元光环,但心里还是免不得打鼓。
根据他的了解,古代的童生试也就是县试第一,就已经与他上辈子是同等水平了。
艰难的度过2日之后,陈耀祖穿着他娘为他翻出来最新的衣裳。
这衣裳是他们家,开始卖凉茶后的第一年,特意给他新做的衣裳。
一般在陈耀祖出门,或者是去走亲戚的时候才会穿。
所以这回一上的成色还算不错,起码浑身上下没有半个补丁。
至于前些天他爹买回来的料子,此刻还在他小婶和三姐的手里缝制。
估计过两天也快做好了。
坐着他家牛车,一路上陈耀祖没有半分睡意。
而不止他一个人紧张,坐在前头赶牛车得两人也是一路绷直了背。
特别是陈大勇,这会这么凉爽的天,脑门上面的汗就没停过。
期间更是几回转过头来,想说些什么又说不出来。
陈耀祖倒是知道他爹是怎么想法,无非是怕他紧张。
陈耀祖的确是有些紧张,但也算不上特别紧张。
毕竟一切都是个全新的体验。
读书科举路上的第一步,他当然想走的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