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长长的名单,几乎囊括了当时全球除美、中两大国之外所有公开宣称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政权,覆盖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展现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全球红色版图。
“同时,”玛格丽特继续道,语气中带着务实的考量,“鉴于美利坚联合工团与东方革命共和国尚处于国内革命战争的关键阶段,未实现全国统一,提议两国以‘观察员国’身份加入军事集团,享有咨询权和建议权,并在条件成熟时优先转为正式成员。”
宣布完组织架构后,玛格丽特的语气从宣读转为更具感染力的论述。她离开了讲稿的束缚,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扫视全场,开始了她久经打磨的演讲:
“同志们!有人可能会问,成立军事集团,是否意味着我们要主动挑起战争?我要明确地回答:不!恰恰相反!我们建立军事集团,正是为了制止战争,为了打破帝国主义者‘分而治之’的幻想,为了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进攻我们中的任何一个,就意味着要面对我们全体的坚决反击!这,就是最强大的威慑!这就是为和平而进行的、最坚决的斗争!”
她的手臂有力地挥动,仿佛在描绘未来的蓝图:
“这个军事集团,不是旧式帝国主义军事同盟的翻版!它不是用来侵略、用来瓜分世界的工具!它是防御性的,是革命性的!它的最高原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它的根本目的,是保障每一个成员国的革命成果不受侵犯,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军事技术交流、军官培训、联合演习和战略协调!是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快速的危机应对和联合干预机制!”
她引经据典,但又紧密结合现实:
“第一次德俄革命的教训早就教导我们,在帝国主义时代,和平是无法乞求的,只能通过斗争来赢得!”
“第一次东方革命的实践也深刻指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我们掌握了政权,同样要用革命的枪杆子来保卫它!”
“将我们的枪杆子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帝国主义无法忽视的、决定性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她的声音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凡尔赛-柏林体系,是建立在压迫和掠夺基础上的旧秩序的残骸!它必然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我们今天提议建立的第三国际军事集团,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宣告:一个新的、公正的、属于劳动者的世界秩序,正在诞生!它的基石,不是强权政治,不是秘密外交,而是我们各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革命团结和共同防御!”
“这不是走向战争,而是通向持久和平的必经之路!这不是挑衅,而是我们扞卫革命、扞卫生存权利的最庄严的宣言!”
玛格丽特的演讲,将宏大的战略构想、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充满激情的号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当她的话音落下,镜厅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是对她雄辩的回应,更是对报告内容的高度认同!
在随后进行的投票表决中,结果毫无悬念——全票通过!
当计票结果宣布的那一刻,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代表们纷纷起立,热烈鼓掌,许多人相互拥抱,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这意味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以国家政权为基础的革命军事同盟正式诞生了!
在代表席中,玛格丽特的朋友和战友们反应各异,却都充满了激动与支持:
路易坐在主席台上,看着玛格丽特的身影,冰蓝色的眼眸中充满了骄傲和无限的爱意,他微微颔首,为妻子的魄力和远见深感自豪。
薇薇安依旧保持着冷静,但紧抿的嘴角微微上扬,她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显然已在思考后续繁琐的组织和落实工作。
来自意大利的贝林格用力地鼓着掌,神情激动,他深知这个军事集团对正在北方苦战的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意味着多么宝贵的支持。
来自美利坚的杰克·里德和伊莎贝拉也非常兴奋,虽然联合工团只是获得了观察员国的席位,但伊莎贝拉紧紧握着麦克的手,仿佛看到了未来北美革命得到强援的希望。
来自东方的周科长、唐茗、陈雅、宋希等人虽然表情相对内敛,但眼中都闪烁着振奋的光芒。
周科长与身边的代表低声交换着意见,显然在评估这一重大举措对东方战局的深远影响。唐茗轻轻抚摸着腹部,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陈雅则几乎要跳起来,被身边的张振宇轻轻按住,但脸上的兴奋掩藏不住。
妮可莱拉倒没有在她的代表团席位上入座,反倒是坐在新闻记者席,看着自己参与起草的报告获得通过,棕红色的眼眸闪闪发光,立刻低头飞速记录着这历史性的一刻,准备为《平等报》写下最激昂的报道。
镜厅内,掌声、欢呼声、各种语言的祝贺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巨大的水晶吊灯的光芒,仿佛也因这历史性的时刻而更加璀璨。
玛格丽特站在讲台中央,沐浴在这象征着团结与决心的声浪中,紫罗兰色的眼眸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旧世界秩序崩塌的曙光,和一个由联合起来的革命力量共同扞卫的新世界的雏形。
第九次第三国际大会,以这样一个石破天惊的决议,拉开了彻底改变二十世纪世界格局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