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德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溺水者抓住了浮木:“您是说……军事援助?”
“志愿军,装备,后勤支持,情报共享。”韦尔斯列举道,“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扑灭匈牙利叛乱,震慑波兰野心,恢复奥匈帝国在多瑙河流域的权威!”
恩德激动地站起身:“太好了!韦尔斯首相!奥地利的感激无以言表!这将是我们友谊的新篇章!”
韦尔斯示意他坐下,眼神锐利:“但这只是第一步,恩德首相。我们的目标,是意大利。”他指向地图,“一个稳定、强大的奥匈帝国,将是我们在南欧最坚实的盟友和屏障。”
“当奥匈的内乱平息,德奥的力量完成整合,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支持意大利半岛上同一个、最有希望对抗北方赤潮的势力! 无论是东北部的共和国,还是南方的……(他略过了‘疯子’这个词)神权国,届时我们将共同评估,倾力支持!绝不能再出现西班牙那种各自为战的局面!”
两个“奥托”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瞬间达成了无需言语的共识。这是老牌帝国在革命浪潮冲击下,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战略收缩与力量整合。
“先解决奥匈内战,再团结一致支持意大利统一战争同一方!”韦尔斯清晰地总结出这个两步走的战略。
“完全同意!”恩德用力点头,仿佛看到了帝国复兴的曙光,“为了哈布斯堡!为了奥地利!为了德意志!”
一份秘密协议在雪茄的烟雾和紧迫的时局中迅速敲定。德意志帝国的力量,开始悄然向多瑙河流域倾斜。
一天后,巴黎,公社主席办公室。
玛格丽特·卡隆放下手中的情报简报,那薄薄的几页纸却重若千钧。紫罗兰色的眼眸扫过最后一行字:“……确认,首批德意志帝国‘志愿军’(约一个加强团规模)及配套轻武器、弹药,已通过铁路秘密运抵维也纳。后续批次及技术装备正在集结。”
她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里没有惊慌,只有一丝计划被打断的遗憾和洞悉对手意图的了然。
“奥托·韦尔斯……动作真快啊。”她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划过,“看来,对奥地利的‘放血计划’,要提前结束了。”她原本希望奥匈帝国的内战能像一道不断流血的伤口,持续消耗这个古老帝国的元气,为意大利的同志们减轻压力。但韦尔斯的果断介入,显然是要强行缝合这道伤口。
她的目光投向意大利地图,仿佛穿透了阿尔卑斯山的阻隔,看到了维也纳密室里那两个“奥托”的谋划。
“先扑灭后院之火,再合力南下搅局……”玛格丽特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而充满斗志的弧度,“算盘打得不错。可惜啊……”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眺望着沐浴在秋阳下的巴黎。橙色的发丝在光线下闪耀。紫罗兰色的眼眸深处,没有因为敌人的行动而产生丝毫动摇,反而燃烧起更加炽热的火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如同宣告,“韦尔斯,恩德,你们尽管整合你们的力量,尽管把你们选定的‘代理人’推上前台。”
她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地图上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那片被标注的区域,眼神温柔而充满力量,仿佛看到了无数觉醒的工人和农民。
“但在意大利的战场上,最终胜利的,不会是你们扶持的傀儡,不会是狂热的宗教疯子,更不会是保守的旧秩序卫道士!”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澎湃激情和必胜的信念:
“胜利的,必将属于社会主义!属于为自由和解放而战的意大利人民!属于欢笑、属于希望、属于未来的新世界!”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个坚定而充满力量的身影。她知道,更严峻的挑战即将到来,但革命的洪流,无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