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合作!(1 / 2)

柏林,首相府邸。

奥托·韦尔斯站在巨大的欧洲地图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西班牙的轮廓,最终停留在那片靴子形状的半岛——意大利。窗外柏林的秋日带着一丝萧瑟,映衬着他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凝重。

西班牙内战失利的阴影如同冰冷的潮水,不断冲刷着他作为社民党领袖和帝国首相的神经。

“单打独斗……”他低声重复着这个结论,声音里充满了苦涩和一种被现实击碎的无奈。

西班牙的教训太深刻了。德意志帝国倾注了资源、顾问,甚至默许了志愿军,支持波旁王朝,结果呢?法兰西公社、不列颠联盟、苏维埃俄罗斯——这三个完成了内部革命的庞然大物,如同三座协同运转的战争机器,坚定不移地支持着西班牙无政府工联。他们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而德意志帝国呢?奥匈帝国这个名义上的兄弟,却在支持卡洛斯派!和远在加拿大的流亡英国王室搅在一起!力量分散,目标不一,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撞得头破血流。

德皇威廉二世近乎咆哮的谕令还在耳边回响:“意大利!韦尔斯!意大利不能再失!必须重视!必须行动!”

皇帝的焦虑和强硬,像鞭子一样抽打着韦尔斯。社民党原计划专注于消化经济危机的余波,稳固国内,但皇帝的意志和西班牙的败局,将德国推向了必须再次下注的赌桌。

韦尔斯的目光在地图上意大利半岛的三个势力间游移:北方的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背后是巴黎,伦敦和莫斯科),南方的两西西里神权国(狂热的宗教疯子),东北部的意大利共和国(保守派基督教联盟,态度暧昧)。支持谁?

直接下场支持两西西里?那帮自封教宗的疯子,除了狂热一无所有,刚刚经历政变的内部混乱不堪,能指望他们挡住北方的钢铁洪流和南下的革命意志?支持东北部的意大利共和国?他们获得独立才一年不到,缩在自己的壳里,连旗帜都不敢鲜明举起,又能有多大作为?

一个清晰的、冷酷的结论在韦尔斯脑中成型:不能再犯西班牙的错误!德奥必须像1914年那样,真正地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支持同一个代理人!

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三个革命巨头的联合压力下,撬开一丝缝隙,为帝国赢得喘息甚至翻盘的机会!

但奥匈帝国本身呢?韦尔斯的目光沉重地落在多瑙河畔那片广袤却支离破碎的土地上。匈牙利在闹独立,波兰人在东边虎视眈眈想要夺回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奥地利帝国皇帝卡尔一世和他的基督教社会党首相奥托·恩德,正焦头烂额地试图用残存的“内外莱塔尼亚”领地维系这个摇摇欲坠的双元帝国。

“必须先解决‘家事’。”韦尔斯喃喃自语。一个分裂的、内战的奥匈,不仅无法成为助力,反而会持续消耗帝国的资源和注意力,成为后院的火药桶。

只有先帮恩德扑灭奥匈帝国内部的火,才能整合德奥的力量,一致对外。

决心已定。韦尔斯立刻召见了心腹幕僚和军方代表,快速制定了策略。几天后,他秘密抵达了维也纳。

维也纳,霍夫堡宫一间僻静的会客室。

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哈布斯堡王朝气息和淡淡的雪茄烟味。奥托·恩德,这位奥地利帝国首相,基督教社会党的党魁,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和焦虑。匈牙利叛乱和波兰的威胁像两条毒蛇,紧紧缠绕着这个古老帝国的脖颈。

“韦尔斯首相,您的到访……是黑暗中的一丝光亮。”恩德的声音带着真诚的感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他太需要外部的强援了。

韦尔斯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恩德首相,西班牙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巴黎、伦敦和莫斯科的联合,分散的力量只会被各个击破。意大利,是下一个战场。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恩德沉重地点点头,匈牙利叛军的炮火仿佛就在耳边。

“德意志帝国,”韦尔斯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愿意全力支持奥地利帝国,尽快结束这场不幸的内战,恢复奥匈帝国的完整与稳定。”他抛出了诱饵,也是合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