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钢铁雄心:自公社而起 > 苏维埃的黎明——外高加索

苏维埃的黎明——外高加索(1 / 2)

1937年3月6日深夜,第比利斯总督府地下会议室的青铜烛台淌着凝脂,将约瑟夫·朱加什维利的影子钉在《外高加索全境图》上。他攥着红蓝铅笔的指节发白,笔尖悬在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交界的山脉上空颤抖——二十年前正是在这里,他亲眼看着托洛茨基的红军侦察连被白军骑兵砍成碎肉。

父亲,莫斯科的专列提前六小时到了。雅科夫·朱加什维利推门时带进一股裹着雪片的风,军装左肩的露水洇湿了墙上的《格鲁吉亚独立宣言》。这个三十岁的指挥官兼经济学家,此刻正用哈尔科夫学院最推崇的博弈论模型在心中推演:若谈判破裂,巴库油田的原油还能支撑几个月的独立财政。

老朱加什维利突然将铅笔掷向地图,笔尖穿透奥斯曼帝国边境的等高线:让马雅可夫斯基带着他的卢布滚回莫斯科!外高加索的鹰不需要拴着红绳飞!

---

当妮可莱拉·布哈林娜踏着凌晨三点的冰碴走进会议室时,黑呢大衣下摆扫过门框上干涸的血迹——那是三年前白军残部突袭时留下的。她摘下红围巾的动作让启蒙部徽章完全显露,银质书卷在烛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朱加什维利同志是否计算过,失去苏俄的装甲列车生产线,格鲁吉亚军团需要多少血肉之躯来填补火力缺口?她展开的土耳其羊毛毯上,用子弹壳压着泛黄的照片:奥斯曼第七军团正在埃尔祖鲁姆高原试射德国火炮。

雅科夫瞳孔微缩。这正是他上周加密急电中提到的情报,却被父亲斥为莫斯科的恐吓战术。青年指挥官突然起身调整烛台角度,让照片上火炮的阴影恰好投射在父亲最珍视的苏拉姆山口防御工事图上。

用1905年产的莫辛纳甘对抗克虏伯野战炮?妮可莱拉指尖轻叩桌面,节奏暗合莫斯科最新的军工厂生产速度,还是说您指望亚美尼亚那群连铁路都炸不利索的游击队?

老朱加什维利猛地掀翻咖啡杯,褐色的液体在《格鲁吉亚-苏俄边境协定》上漫漶成奥斯曼的版图形状:布哈林教出的女儿果然擅长危言耸听!你父亲在《新社会主义者》上骂我们是红色土匪时,怎么不提奥斯曼的威胁?

所以他只能在报纸上发牢骚,妮可莱拉突然切换法语背诵布哈林批判她的文章段落,流畅得如同第聂伯河的春汛,而我站在这里,用他教授的辩证法寻找生存空间的最大公约数。

---

谈判在黎明时分陷入僵局。马雅可夫斯基假寐的眼皮突然颤动——他听见妮可莱拉用钢笔划拉纸面的声响,那是他们约定的最终方案启动信号。

如果采用宽轨铁路标准,雅科夫突然将父亲珍藏的《山地铁路造价手册》摔在桌上,每年能节省的维护费足够武装半个装甲师。他翻开被咖啡渍浸泡的书页,那些父亲用格鲁吉亚语写的批注正与苏俄的报价单形成残酷对比。

老朱加什维利的手背暴起青筋,这是雅科夫童年时常见到的征兆——每当父亲在贫民窟演讲遭遇挑衅就会如此。青年指挥官突然按住父亲拔刀的手腕,这个逾矩的动作让妮可莱拉想起马雅可夫斯基的忠告:要刺穿钢铁,就得先找到熔炉的裂缝。

您教过我,真正的独立不是赌气拒绝盟友,雅科夫的声音像他别在后腰的tt-33手枪般低沉致命,而是把援助锻造成自己的铠甲。他展开的军事布防图上,用红笔圈出的波季港防御工事,正与苏俄承诺的黑海舰队驻防区完美重叠。

妮可莱拉适时推过铁盒,里面装着奥斯曼总参谋部的绝密电报:他们计划在格鲁吉亚拒绝协议后四十八小时内夺取巴统港。泛黄的电报纸上,德意志军事顾问的字样被她用香烟火苗烧成焦黑的缺口。

烛火突然剧烈摇晃。老朱加什维利抓起协议草案,发现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条款旁不知何时多出条格鲁吉亚语注释:文化主权高于政治虚名。这行字迹与他二十年前撰写的《高加索民族权利宣言》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