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姐妹2(2 / 2)

“你的手怎么了?”

浣碧像是就等着她问这句话,泪水“唰”地就下来了。

她将手腕露了出来:“姐姐小产后,身子总是不见好,妹妹心里急。我花光了积蓄,求太医寻了个古方,说是以人血入药,最能滋补元气。妹妹想着,只要能让姐姐身体强健,再为皇上生儿育女,妹妹做什么都愿意!”

流朱倒吸一口凉气,一脸的难以置信。

甄嬛的脸色也彻底沉了下来:“你疯了?什么荒唐的古方,你也敢信?!”

“我不管!”浣碧哭着抬头,那张与甄嬛有几分相似的脸上,满是豁出去的决绝,“只要姐姐能好,只要姐姐别不要我!”

她膝行几步,抓住了甄嬛的衣角,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姐姐再度得宠后,妹妹总觉得您跟从前不一样了,对我生分了许多。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也得了皇上一点微末的恩宠,碍了姐姐的眼?还是姐姐怪我……怪我那日没用,眼睁睁看着您没了孩子,却什么也做不了……”

这番话,字字句句都戳在甄嬛最软的地方。

眉庄的决绝,让她本就孤立无援,此刻浣碧再提起旧事,更让她心头一痛。

“妹妹,”浣碧见她动容,哭得更凶了,“这宫里,我无依无靠,心里认的,只有姐姐和皇上。若是因为皇上那点宠爱就让咱们姐妹生分,妹妹宁愿一辈子当个宫女伺候姐姐!”

她抬起泪眼,死死盯着甄嬛:“眉姐姐已经不理咱们了,姐姐,难不成您连我也不要了吗?我自幼跟您一起长大,在甄府的日子,妹妹没有一天敢忘啊!”

“好了,别哭了。”甄嬛长长地叹了口气,声音里透着疲惫,“你先起来。”

她看着跪在地上,哭得梨花带雨的浣碧,心中五味杂陈。

这番做作的苦肉计,她看得分明。可那句“眉姐姐已经不理咱们了”,却像一根针,扎得她心口发疼。

是啊,眉庄已经走了,她还能再推开一个名义上的“妹妹”吗?

“就算你一心为我,又何苦自残身体?”甄嬛的语气软了下来。

浣碧听出话风松动,连忙道:“因为姐姐是这世上唯一真心待我好的人!若连姐姐都不信我了,我在这宫里,还有什么活路?”

甄嬛沉默了。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你若真有这份心,就替我那无缘的孩子,多抄些经文吧。也盼他早日能往生极乐。”

“不用姐姐说,妹妹早就抄了厚厚一沓了!”浣碧立刻答道。

“那就好。”甄嬛点了点头,“这几日我身子乏,你既抄好了,便替我走一趟,送去宝华殿烧了吧。也算我这个做额娘的,尽了最后一点心意。”

“好!妹妹这就去!”浣碧见她终于“信”了自己,脸上露出喜色,连忙站起身。

“流朱,”甄嬛吩咐道,“去把我抄好的那份经文取来,陪着碧官女子走一趟。”

“是。”

浣碧接过经文,满心欢喜地退了出去,那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殿内重归寂静。

崔槿汐看着桌上那碗黑漆漆的汤药,小声问:“小主,这药……要喝吗?”

“不是温太医开的药,我都不喝,”甄嬛看着那碗药,眼神幽深,“倒了吧。”

崔槿汐一愣:“浣碧对小主还是有心的。。

甄嬛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说不清是冷还是涩的笑。

“是否有心不在这些东西上”

她顿了顿,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她是否真的割肉都不要紧,我只盼她还有些姐妹真心。”

***

景仁宫里,皇后刚听完碎玉轩的乱象,捻着葡萄的手还没放下,殿外就传来太监急促的脚步声。

“皇上摆驾碎玉轩了。”

剪秋低声回禀。

皇后将那颗晶莹的紫玉葡萄送入口中,慢慢咀嚼,甜腻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她却品不出半分滋味。

“知道了。”她淡淡地应着,仿佛只是听说今晚月色不错。

碎玉轩内,那碗被甄嬛嫌弃的“血药”刚被端下去,皇帝的銮驾就到了。

“皇上驾到——”

通传声又急又快,几乎是和皇帝的脚步声一同踏进殿内。

甄嬛正歪在榻上出神,闻声一惊,挣扎着就要起身行礼。

“躺着别动。”皇帝三两步跨到榻前,按住了她的肩膀,眉头拧着,“怎么弄成这样?温实初不是说好生将养着就无碍吗?”

他的手掌宽厚温热,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让甄嬛冰凉的身体泛起一丝暖意。她垂下眼,声音还带着病中的沙哑:“是臣妾无能,让皇上忧心了。”

“你这性子,就是爱把什么事都闷在心里。”皇帝在她身边坐下,拿过一件薄毯搭在她身上,语气里有责备,更有心疼,“朕不是说了,有什么烦心事,只管跟朕说。”

甄嬛鼻尖一酸,却只是摇了摇头:“臣妾真的没事,就是见了额娘和妹妹,一时高兴过了头,又有些舍不得。”

她不敢说皇后的敲打,也不敢提眉庄的冷遇,这些后宫的阴私算计,只会让帝王觉得烦。

皇帝看着她苍白的脸,叹了口气,握住她的手:“朕知道你委屈。朕今晚就在这儿用膳了,哪儿也不去,就陪着你。”

这话说得寻常,却像一道暖流,瞬间冲开了甄嬛心中郁结的寒气。她抬起眼,水光潋滟地看着他:“皇上……”

“好了,什么也别说。”皇帝拍了拍她的手背,“让小厨房做几样你爱吃的,清淡些。”

“是。”崔槿汐连忙应声退下,满脸都是喜色。

碎玉轩的灯火,一下子亮堂了许多。

皇帝留膳的消息,比风还快。

浣碧刚从宝华殿回来,听闻此事,心头一阵狂跳。她特意在殿外磨蹭了片刻,让冷风吹得自己脸颊发白,眼眶微红,这才端着个空了的经文托盘,低着头走了进去。

“臣妾……给皇上请安,给姐姐请安。”她算准了时机,正好在皇帝给甄嬛喂了一口粥时,怯生生地开了口。

皇帝的动作一顿。

他这才想起来,碎玉轩里还有这么一个人。一个眉眼间与甄嬛有几分相似,却又别样风情的碧官女子。

“起来吧。”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去宝华殿了?”

“是。”浣碧站起身,却不敢抬头,声音里带着哭过的鼻音,“妹妹已将姐姐手抄的经文尽数焚化,求佛祖保佑我们那无缘的外甥,早登极乐。”

她刻意将“臣妾”换成了“妹妹”,又提了“外甥”,句句都在拉近关系。

甄嬛端着碗,喝粥的动作慢了下来。

皇帝的目光落在浣碧身上,不经意间,瞥到了她行礼时微露的手腕,上面缠着一圈碍眼的白布。

“你的手怎么了?”

来了!

浣碧心里一紧,眼泪说掉就掉,扑通一声又跪了下去,不住地磕头:“是臣妾自己不小心,惊着皇上了,奴婢罪该万死!”

“朕问你话,你磕头做什么。”皇帝有些不耐。

浣碧这才抬起头,一张梨花带雨的脸,瞧着好不可怜:“回皇上的话……姐姐身子一直亏虚,妹妹,妹妹心急如焚,听闻古方能以血为引,便……便自作主张,想为姐姐补补元气。只要姐姐能好,妹妹做什么都愿意!”

她一边说,一边偷偷去看甄嬛的脸色,见她只是垂着眼不说话,胆子更大了几分。

“姐姐待我如亲姐姐一般,若是姐姐有什么万一,妹妹也不想活了!”

这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肝肠寸断。

皇帝静静地听着,殿内一时只剩下浣碧压抑的哭声。

他没去看哭得正起劲的浣碧,反而转头看向甄嬛,目光深沉:“你这个妹妹,倒是对你一片赤诚。”

甄嬛捏着汤匙的手紧了紧,面上却挤出一个虚弱的笑:“是臣妾平日待她太好,倒让她不知天高地厚,行此等荒唐事,让皇上见笑了。”

“这不是荒唐,是忠心。”皇帝打断了她的话,声音里竟带了一丝赞许。他终于将目光转向了跪在地上的浣碧,“难为你小小年纪,有这份心。”

浣碧闻言,哭声一收,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惊喜。

皇帝看着她那张与甄嬛相似的脸,心中微动,仿佛看到了当年纯元身边那个同样忠心耿耿的侍女。他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下来。

“起来吧,地上凉。”

“谢皇上。”浣碧连忙爬起来,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一颗心却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皇帝又喝了口粥,像是随口说道:“你的这份心意,朕记下了。莞嫔身边有你,朕也放心。”

一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心,在碎玉轩里,在浣碧的心里,都激起了万丈波澜。

甄嬛端着那碗粥,只觉得碗沿烫得惊人,可那粥水滑入腹中,却是一片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