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林晓月当仁不让,把终于放弃胡萝卜泥、开始玩自己脚趾的儿子抱正,“儿子是我的,钥匙跟我最熟,‘摇篮’也算我半个儿子,我不去谁去?”
“我必须陪同,”顾云深语气不容置疑,目光扫过林晓月和晓辰,“安全评估、技术对接、战略判断。而且,”他顿了顿,看向林晓月,“你需要一个能完全信任的副手。”
“我也想去!”赵小暖举手,“我可以负责记录!拍照!还可以帮晓辰带零食和玩具!”
苏瑾轻声而坚定地说:“如果交流涉及艺术与情感共鸣,我的能力或许能派上用场。”
老周和李文异口同声:“技术支援必不可少!我们需要第一手数据!”
眼看就要变成全家星际旅游,林晓月赶紧叫停:“打住!人家只准带一个家长!咱们这是想组团去踢馆吗?”她揉了揉额角,“这样,我,顾云深,这是铁定的。晓辰是‘桥梁’,必须去。还需要一个能在非语言层面进行沟通的……苏瑾,你准备一下。还需要一个能快速理解对方科技逻辑的……老周,就你了。小暖,李文,你们留守地球,家里这摊子更重要,尤其是‘摇篮’和晓光网络,不能有任何闪失。”
赵小暖顿时蔫了,委屈巴巴地看着林晓月。林晓月拍拍她的肩:“放心,让你干儿子给你带外星土特产回来。”
代表团名单就此敲定:林晓月(领队\/家长\/钥匙持有者),顾云深(安全\/战略\/副家长),顾晓辰(核心“桥梁”\/萌物担当),苏瑾(艺术共鸣\/文化沟通),老周(科技分析\/好奇宝宝)。
看着这个组合,林晓月忽然笑了:“一位母亲,一位父亲,一个流口水的婴儿,一位音乐家,一位科学家……咱们这代表团,怎么看都不像是去参加高大上的星际会议,倒像是去参加……星际版《爸爸去哪儿》?”
下节:行前特训与“摇篮”的祝福
确定了人选,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准备。所谓的“特训”,在缺乏具体信息的情况下,更像是一场针对性的潜能激发和团队磨合。
在“意识游乐场”内,林晓月抱着晓辰,引导钥匙与星图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试图模拟可能在“回响之厅”遇到的意识交流场景。苏瑾则尝试将不同的情感和理念融入音乐,创造出能跨越物种和文明界限的“通用旋律”。老周埋头研究所有关于“星海联盟”和L5点的已知(极少)和推测(极多)数据。顾云深则统筹全局,升级装备,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从遭遇技术锁死到晓辰突然饿肚子的可能性都考虑了进去。
小晓辰依旧是那个最大的变数和……外挂。他的存在本身就能稳定钥匙,安抚“摇篮”,甚至无意中给大人们的“特训”提供关键灵感。
在出发前夜,林晓月抱着儿子,再次通过钥匙与“摇篮”意识场连接。她将即将远行的消息,用意识和情感包裹着,传递给了那个懵懂成长的“星球弟弟”。
“摇篮”的回应出乎意料。它没有复杂的言语,而是将一股庞大而温和的、蕴含着生机与守护意味的能量,缓缓注入到林晓月手中的钥匙,以及她怀中小晓辰的体内。那感觉,就像一个不善言辞的弟弟,把自己最宝贵的力量分给了即将出远门的哥哥和姐姐,笨拙地表达着“保护好自己,我等你回来”。
钥匙的光芒变得更加内敛而深邃,小晓辰在梦中咂了咂嘴,周身泛起一层几乎看不见的、与“摇篮”同源的能量微光。
林晓月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祝福,心中最后一丝不安也消散了。她亲了亲儿子的额头,看向窗外的月球,那里是此次旅程的起点。
“好了,”她轻声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怀中的儿子,对身边的伙伴,对身后的星球承诺,“让我们去见识一下,星海联盟的‘家长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