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和委屈瞬间淹没了苏晴。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倾注了全部心血,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办公室里其他几位本地老师默契的眼神和窃窃私语,让她隐约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排挤,她终究是个“外来者”,一个迟早要离开的“过客”。
傍晚,她强忍着情绪给志远打电话,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哽咽:“评优……没选上。”
电话那头的志远正在应酬客户,背景音有些嘈杂。他听到苏晴的声音,心里一紧,连忙走到安静处:“怎么了晴晴?别哭别哭,没选上就没选上,咱不稀罕那个!你在我心里是最棒的!”
他的安慰急切而真诚,却因为距离而显得有些无力。他无法给她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无法看到她的眼泪,只能通过电波传递苍白的语言。
“可是……我付出了那么多……”苏晴的委屈决堤而出。 “我知道我知道,委屈我的晴晴了。等下次,下次肯定行!要不,我给你买点好吃的寄过去?或者给你转点钱,你去买身新衣服?”
志远搜肠刮肚地想让她开心,但他的方式此刻却显得有些笨拙和隔靴搔痒。
生意场上的他可以八面玲珑,但面对心爱女孩细腻的失落,他隔着千山万水,能做的实在有限。
就在这时,宿舍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苏晴擦了擦眼泪,对电话里说:“志远,我先挂了,有人敲门。”
“好,你别多想,开心点,晚点我再打给你。”志远担忧地嘱咐。
苏晴打开门,门外站着的是刘军。他手里提着一袋水果,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苏老师,知道评优的结果了?”他语气温和,“我看你心情不太好,正好我去县里买了点水果,给你送些过来。”
苏晴有些意外,侧身让他进来。
刘军没有过多寒暄,只是轻声说:“这件事,我大概知道一些情况。其实不完全是你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些本地的……嗯,人情因素。你刚来不久,有些情况可能不太了解。”
他的话,一下子戳中了苏晴心中的疑团。他没有像志远那样一味地空洞安慰,而是似乎点明了问题的关键。
他坐下来,耐心地听苏晴倾诉她的不解和委屈,不时点头,然后用他清晰逻辑和对教育系统内部规则的了解,帮她分析其中的关键所在。
“其实,你做的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有时候,评价标准并不完全看成绩。你没必要为此否定自己,你的能力,毋庸置疑。”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晴心中的锁,让她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出口,也似乎找到了问题的解释。
他就在她面前,能看到她的眼泪,能感受到她的情绪,能给出看似切实可行的分析。
对比之下,刚才志远远在千里之外的、隔着电话线的、甚至带着些许酒意的安慰,突然显得那么遥远和苍白。
那一刻,苏晴的心,不由自主地微微动了一下。一种脆弱时渴望被理解的依赖感,悄悄滋生。
原来,再坚固的感情,在具体而微的脆弱时刻,远方的关怀,终究难敌身边的一杯热水和一句切中要害的理解。
刘军没有久留,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关心后便起身告辞。
送走他,苏晴看着那袋水果,心里乱糟糟的。她知道自己爱的是志远,但刚刚那一刻的动摇,却真实地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