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的安置工作刚刚步入正轨,山寨内部积蓄的矛盾却率先爆发了。
问题起源于一次物资分配。按照徐衍制定的新规,所有物资,包括近期狩猎所得和之前储备的少量肉食,都需按劳、按需统一分配。这原本是为了公平,却触动了部分老黄巾兵,尤其是马元义及其亲信的利益。
在他们看来,自己是最早跟随“渠帅”起家的骨干,理应享有特权。如今却要和后来者,甚至流民一样排队领取定量的食物,心中积压的不满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冲突发生在一个傍晚的粥棚前。马元义的一个亲信,名叫刘三,试图插队并多要一勺稠粥,被负责分发食物的、由徐衍指定的管事拒绝。
“狗仗人势的东西!爷爷跟着渠帅刀头舔血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刘三借着几分酒意,一把推搡开管事,就要自己去舀粥。
“刘三!住手!”恰好巡视到此的陈莽见状,厉声喝止。
“陈莽!你也要帮这酸儒欺负自家兄弟?”刘三红着眼吼道,“咱们提着脑袋造反,图的是什么?现在倒好,吃口肉都要看人脸色!”
他这一吼,顿时引来了不少围观的老兵,不少人脸上都露出赞同之色。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陈莽虽是个莽汉,却也看出苗头不对,他挡在粥棚前,沉声道:“先生定的规矩,对谁都一样!你想造反吗?”
“造反?哈哈!”刘三狂笑,“咱们本来就是反贼!我看是渠帅忘了本,被小人蒙蔽了!”
眼看局势就要失控,闻讯赶来的张恒及时出现。
“怎么回事?”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现场的嘈杂。
众人纷纷让开道路。张恒目光扫过刘三,又看了看面色愤懑的老兵们,最后落在被推倒在地的管事身上,心里已然明了。
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先扶起了管事,温言安抚了几句,然后才看向刘三,平静地问:“刘三,你觉得这规矩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