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1 / 2)

听说王学军家出事得了李卫国帮忙,而贾家困难时李卫国却冷眼旁观,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贾家是对不起他,可他就一点错都没有吗?好歹是一个院的邻居……”

越想越气,秦淮茹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李卫国就是个混蛋!”

见王学军都转正了,她也急着想转正。

思来想去,秦淮茹决定去找易中海帮忙。

虽然两人最近疏远了,但为了转正,她还是决定拉下脸去求他。

易中海若是愿意帮秦淮茹一把,她转正的事就能早些解决。

想到这里,秦淮茹便主动去找易中海。

同在一号车间,两人离得不远,见面很方便。

不一会儿,秦淮茹就站在了易中海身旁。

“一大爷,我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秦淮茹低声说道。

易中海心里清楚,她多半是为了转正的事。

然而,学徒工转正必须技术达标,这是硬性要求。

以秦淮茹现在的水平,还不够格。

“说吧。

”易中海语气平淡。

“我家三个孩子要养,婆婆身体不好,东旭又……实在撑不下去了,您能不能帮我想办法早点转正?”秦淮茹眼圈微红。

“不是我不帮,你看不懂简单图纸,技术也跟不上,厂里不会破例。

”易中海摇了摇头。

若是从前,他或许会伸把手,但如今却不可能。

他正打算把贾家赶出大院,怎会再帮秦淮茹?

这年头谁家没点难处?车间里比她困难的工人多的是。

以她目前的能力,强行转正只会给厂里添乱。

于情于理,易中海都不会松这个口。

秦淮茹失落地垂下眼,没想到低声下气相求,还是被一口回绝。

她强压下心头不满,默默回到工位,暗自盘算着。

易中海没再多看她一眼,低头继续干活。

王学 ** 刚转正,就被调去了五号车间。

李卫国琢磨着是否再收个徒弟。

有个帮手打打下手,干活也轻松些。

但收徒不能马虎,至少人品要端正。

像原着里傻柱那个徒弟小胖,品性实在不堪。

相比之下,马华倒是个好苗子。

焊完最后一块特种钢,李卫国开始收拾工具准备下班。

离下班还有一刻钟,车间里有人自愿加班,但他没这打算。

他摘掉袖套,把工具一一归位。

这时,宣传科赵科长匆匆找来。

“卫国,厂长让你去他办公室。

李卫国有些意外,这个点厂长找他做什么?

“赵科长,知道是什么事吗?”他随口问道。

“听说是大领导想见见你。

”赵科长压低声音。

“大领导?”李卫国眉头一动。

原着中,这位大领导可是傻柱的贵人——帮娄家脱困,给棒梗安排体面工作,都少不了他的助力。

赵科长提到的那位大领导是否就是原着里的那位,李卫国心里也没底。

他边琢磨边往厂长办公室走去。

厂里的会客室内,厂长、李副厂长、两位主任和一位中年人正围坐用餐。

桌上摆满鸡鸭鱼肉,还有两瓶茅台酒。

李卫国一进门就认出了那位中年人——正是原着中的29位大领导之一。

大领导的目光也落在李卫国身上。

你就是李卫国?大领导笑容和煦。

领导好。

李卫国点头回应。

年轻有为,确实不错。

大领导毫不掩饰赞赏之情。

这次会面,正是大领导听闻李卫国的事迹后特意安排的。

在他的印象中,李卫国是难得的人才——短短几年就从学徒晋升为七级焊工,还精通电工、钳工和木工技艺。

更难得的是,李卫国对待徒弟也十分厚道。

有能力又重情义,大领导对这位年轻人愈发欣赏。

眼见李卫国举止得体,言谈从容,大领导更加满意。

加副碗筷,小李也坐下来喝两杯。

大领导发话。

推辞不过,李卫国只好入席。

席间推杯换盏,众人相谈甚欢。

李卫国见解独到,谈吐不俗,引得大领导频频颔首。

小李确实是个人才。

大领导对厂长说道。

他现在可是咱们厂的顶梁柱。

厂长笑着接话。

......

下班时分,易中海听说李卫国被厂长叫去的消息。

他一心想着跟李卫国拉近关系,指望日后能有个依靠,此刻不免有些担忧。

易中海特意留在厂里打听,得知是大领导赏识李卫国,这才放下心来。

李卫国真是越来越出息了,连厂长上头的大领导都看重他。

易中海暗自思忖。

......

秦淮茹沉着脸走出厂门,心情低落。

李卫国的徒弟们都转了正,可她还在原地踏步。

她自己清楚,以现在的钳工水平,明年转正希望渺茫。

要是易中海肯帮忙还好,偏偏对方不愿插手。

秦姐,想啥呢?傻柱拎着空饭盒凑过来。

自从调去扫厕所,傻柱再没往家带过剩菜。

偶尔帮厨得来的吃食,大半都进了贾家,偏生那家人还不懂感恩。

连李卫国的徒弟都转正了,我还在这儿耗着,一大爷也不肯拉我一把。

秦淮茹故作可怜状,傻柱果然吃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