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291章 雁门烽火,草原狼烟

第291章 雁门烽火,草原狼烟(2 / 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今,他不仅知道了敌人的动向,更洞悉了他们的命脉所在。

他走下观-星台,一道黑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

“慕烟。”

“臣在。”苏慕烟的声音清冷如冰。

“幽州,三大粮仓。”李昭没有回头,只说出几个词,“我要它们,在三天之内,变成一片火海。”

“遵旨。”苏慕烟的身影再次融入黑暗,仿佛从未出现过。

次日早朝,北境战事的消息一经公布,满朝文武顿时哗然。

投降、议和之声不绝于耳,新朝初立,根基未稳,如何能与势头正盛的契丹人正面对抗?

就在这片嘈杂之中,一个洪亮如钟的声音压过了所有议论。

“陛下!末将请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武将排众而出,正是天平军节度使,高行周。

他身着厚重的甲胄,显然是得了消息便直接从军营赶来。

他走到大殿中央,单膝跪地,声震梁瓦:“契丹小儿,欺我中原无人!陛下若信得过末将,末将愿领麾下五万精兵,即刻北上,直抵雁门,定要挫其锐气,扬我大周国威!”

“好!”李昭龙颜大悦,从御座上站起,“高将军有此胆魄,何愁国贼不灭!朕准你所请,另加中书侍郎裴仲堪为行军长史,随军参赞军务,辅佐将军调度。”

高行周猛一抱拳:“末将,领旨!”

有了高行周的表率,朝堂上的风向瞬间逆转。

主战派士气大振,李昭趁热打铁,当庭颁布早已拟好的《讨契丹檄》。

檄文由当世大儒执笔,历数耶律阿保机背信弃义、侵扰中原的数十条罪状,斥责耶律德光狼子野心,言辞恳切,又充满力量,号召天下军民,无论世家豪族,亦或贩夫走卒,皆有守土之责,共御外侮。

檄文一出,天下震动。

原本还在观望的河北诸镇豪强,纷纷献出粮草,招募乡勇,协助官军守城。

一时间,整个中原大地同仇敌忾,抗敌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原本因战事而浮动的人心,被这道檄文牢牢地稳定了下来。

仅仅两日之后,捷报便从北方传来。

幽州城内,深夜时分,三处火光冲天而起,映红了半边夜空。

由苏慕烟亲自部署的内卫府顶尖细作,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精妙的配合,成功潜入契丹人防守最森严的三大粮仓,引燃了其中堆积如山的草料和粮秣。

大火借着风势,烧了整整一夜,当耶律德光得到消息时,他为此次南征准备的近半粮草,已经化为焦炭。

帅帐之内,这位雄心勃勃的契丹之主气得将心爱的金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粮草被毁,大军的后勤补给立刻陷入了绝境。

他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耻辱地撤退,要么……孤注一掷!

“传我将令!”耶律德光血红着双眼,怒吼道,“全军放弃辎重,轻装简行,全速向雁门关推进!我要在十日之内,攻破雁门,到太原去就食!”

契丹大军的异动,很快便通过内卫府的渠道传回了洛阳。

李昭得知消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敌人被逼上了绝路,看似疯狂,实则已是外强中干。

他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耶律德光一头撞进来。

大局已定,只待收网。

李昭心中豪情万丈,他决定亲赴河北真定府,坐镇中军,亲眼见证这场关乎国运的决战。

就在他换上戎装,准备传令出发之际,一名小黄门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手中高举着一封用火漆严密封口的密信,信封的材质,竟是来自蜀地的特产。

“陛下,西南八百里加急!”

李昭心中陡然一沉,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接过密信,指尖微微用力,撕开了封口。

信上的内容不多,却字字如千斤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前蜀降将,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于成都称王,改元明德,建国号“后蜀”,尽起川中之兵,封锁剑门关,拒不归附!

李昭手持密信,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他刚刚准备好的,前往北方的鎏金马鞍,在烛火下闪烁着冰冷的光。

殿外的风雪似乎更大了,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北方的战火正烈,南方的腹心之地,却在此时此刻,插上了一把最致命的刀。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殿门,望向遥远的南方夜空。

洛阳的这个夜晚,注定无眠。